
泛濫漫延。 王闿運 《禦夷論》:“貪慕而不去者,雖峻其防而猶患潰延,況引而近之乎?”
“潰延”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潰延”指泛濫漫延,多用于描述水流沖破堤岸後不受控制地擴散,帶有負面擴散的語義色彩。該詞由“潰”(大水沖決)和“延”(擴展、延長)組合而成,強調災害或不良狀态的蔓延。
2. 出處與例句
該詞可見于清代學者王闿運的《禦夷論》:“貪慕而不去者,雖峻其防而猶患潰延,況引而近之乎?”(意為:若貪戀本不該接近的事物,即使嚴加防範仍可能引發蔓延的禍患,更何況主動靠近呢?)。
3. 單字解析
4. 使用場景
該詞現多用于古文或特定語境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更常見的近義詞為“蔓延”“擴散”。需注意其多與負面現象(如災害、危機)關聯。
《潰延》是一個包含了兩個漢字的詞語,由“潰”和“延”組成。
關于拆分部首和筆畫,我們可以這樣分析:
1. “潰”字的部首是水,它的總筆畫數是12。
2. “延”字的部首是廴,它的總筆畫數是7。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使用的是繁體字“潰延”來表示。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很多字會采用不同的形式。《潰延》這個詞也不例外,當時可能有一些差異。
以下是使用《潰延》這個詞的例句:
1. 他們的軍隊在敵人的猛攻下最終潰延。
2. 這場疫情已經在全國範圍内潰延開來。
以下是一些與《潰延》相關的詞語:
1. 組詞:潰敗、潰圍、潰散
2. 近義詞:潰敗、潰散
3. 反義詞:堅持、延緩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