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七弦古琴的第六弦。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樂律》:“古法唯有五音,琴雖增少宮、少商,然其用絲各半本律,乃律呂清倍法也。”參見“ 少商 ”。
(2).樂調名。《文選·張協<七命>》:“啟中黃之少宮,發蓐收之變商。” 李善 注引 漢 劉向 《雅琴賦》:“彈少宮之際天,援中徵以及泉。”
“少宮”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領域不同而有所區别,以下是詳細解釋:
古琴弦名
指七弦古琴的第六弦。宋代沈括在《夢溪補筆談》中提到:“古法唯有五音,琴雖增少宮、少商,然其用絲各半本律。”。
相關延伸:古琴最初五弦對應五音(宮、商、角、徵、羽),後增加少宮、少商兩弦,形成七弦制。
樂調名稱
作為古代樂調名,常見于文獻如《文選·七命》中的“啟中黃之少宮”,并與“中徵”等調式關聯。
基本定義
在五運六氣理論中,“少宮”代表不及之土運。根據五音建運理論,“宮”對應土運,“少”表示不及,“太”表示太過,故稱土運不足為“少宮”。
理論背景
文獻依據
出自《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是中醫分析氣候、物候與疾病關系的核心概念之一。
部分資料提到“少宮”可能衍生為比喻義,如形容人才稀少(類似“鳳毛麟角”),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需謹慎使用。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領域的用法,可參考中醫典籍或古琴樂理專著。
少宮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少”和“宮”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少(少部)宮(宀部)
拆分筆畫:少(丿二)宮(宀一)
《少宮》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明确,它起源于古代宮殿的建築規劃中。“少宮”指的是宮殿内的一部分,通常是位于主殿和後殿之間的空間。這個名詞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中,用來描述古代宮殿内具體的布局。
《少宮》的繁體寫法為「少宮」。
在古時候,「宮」的上半部分是「宀」,下半部分是「玉」。而「少」則是由「小」和「丿」組成。
1. 故宮中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之間就是少宮。
2. 在我國古代,帝王們常常在少宮接受内外朝賀。
宮廷、後宮、宮殿、宮人、宮牆。
宮庭、宮院。
宅院、民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