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誡勉勵。《明史·外國傳一·朝鮮》:“帝乃飭勉鎮撫同心。”
饬勉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書面語色彩的複合動詞,由“饬”與“勉”兩個語素組合而成。根據《漢語大詞典》,“饬”本義為“整頓、告誡”,如《詩經·小雅·六月》中“戎車既饬”;“勉”則指“勸勉、鼓勵”,如《禮記·中庸》中“勉強而行之”。二者結合後,“饬勉”表示通過告誡或規範來激勵他人,強調在嚴格要求的同時給予勉勵,促使對方改進或進步。
從詞義發展來看,《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告誡并勉勵”,多用于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的正式場合。例如在公文中,常用“饬勉各級幹部勤政為民”等表述。該詞隱含權威性與教育意義,適用于組織管理、教育訓導等場景。
在近義詞方面,“勖勉”(《左傳·宣公十二年》)與“敦促”均含鼓勵義,但“饬勉”更突出“規範”的前提。反義詞則包括“縱容”“放任”等缺乏約束的行為。詞性上,“饬勉”為及物動詞,後常接對象賓語,如“饬勉學子”“饬勉部屬”。
“饬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ì miǎn,其含義為告誡勉勵,常用于表達對他人督促與鼓勵的雙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明史》原文或權威詞典來源。
罷兵百年之後謗讒暴德趁虛而入楚氛黛黑貸離打悶葫蘆搗蓍洞庭春色多項式服玉格外供攀颔雪豪駿衡蓋候騎畫碟花虛嘩眩活潑佳境簡肅加委筋膜今歲卷湧凱弟髡簪蠟彩陵社馬韓沒店三暮夜懷金千歲爺親就起遷全乎髯麗若斯三枭邵侯瓜繩劾生黎神色倉皇實核束廣就狹熟門熟路讨話團黃屠鲙僞民無功而返誤期纖豪陷身囹圄鰕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