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活潑的意思、活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活潑的解釋

(1) [lively;vivacious;vivid]∶生活自然,不呆闆

舉止活潑

(2) [reactive]∶指單質或化合物容易與其他物質起化學反應

鈉、鉀的化學性質活潑

詳細解釋

(1).富有生氣和活力。 曹禺 《日出》第一幕:“﹝ 潘月亭 ﹞頭發已經斑白,行動很遲緩,然而見着 陳白露 ,他的年紀,舉動,态度就突然變得又年輕,又活潑。”

(2).靈活,不呆闆;生動自然。 明 呂坤 《呻吟語·存心》:“心要從容自在,活潑於有無之間。”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下:“河面有蟲盈千累萬,似蛇非蛇……有人捕養碗中,或截作兩段,頭尾仍遊行活潑,經日不僵。”《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回:“先生出了題目,要作‘八股’,侄兒先就頭大了;偶然學着對個策,做篇論,那還覺得活潑些。” 魯迅 《書信集·緻曹聚仁》:“《芒種》三期也讀過了,我覺得這回比第二期活潑些。”

(3).氣氛活躍熱烈。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二:“全課堂的空氣非常活潑緊張。” 草明 《乘風破浪》第三章:“會議變得活潑起來。”

(4).使具有生氣和活力;使靈活。 清 李漁 《閑情偶寄·器玩·位置》:“眼界關乎心境,人欲活潑其心,先宜活潑其眼。”《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白日裡倒是走走散散,找人説談;否則閒中望望行雲,聽聽流水,都可活潑天機。” 李石曾 《無政府說》五:“如何可以運動血脈,如何可以活潑機體。”

(5).指手頭寬裕。 李準 《李雙雙小傳·不能走那條路》:“因為有幾家解放後是活潑點,可人家也不一定買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活潑”是現代漢語中表示動态生命力的形容詞,《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生動自然,不呆闆”,多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富有生機的狀态。從詞源學分析,“活”字本義為水流聲,引申為生命動态;“潑”原指液體外濺,後衍生出不受拘束之意,二者結合強化了動态意象。

從語義特征看,該詞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1. 生命活力:如《漢語大詞典》引《朱子語類》卷九五“仁是個溫和底意思,義是慘烈剛斷底意思,禮是宣著發揮底意思,智是收斂無痕迹底意思,惟仁則漸漸到得活潑之地”,強調生命體的内在動能
  2. 自然靈動:清代沈複《浮生六記》描寫“活潑之趣,皆從花石布置中得來”,展現事物天然自成的動态美感
  3. 思維活躍:《兒童心理學綱要》指出“活潑型兒童在認知活動中表現出更強的發散性思維特征”

在語法功能上,該詞可作謂語(如“性格活潑”)、定語(如“活潑的小鹿”)、補語(如“打扮得活潑”),但不可重疊使用。語用層面多含褒義,常見于文學描寫(如冰心《小橘燈》“小姑娘又活潑又機靈”)、教育評價(如教師評語“課堂表現活潑”)等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活潑”是一個形容詞,通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生機、靈動、不呆闆的特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性格、行為或表現充滿活力,自然生動。例如:“活潑的孩子”“活潑的小狗”。

  2. 拆分理解

    • “活”:表示生命力、動态感,如“活躍”“靈活”。
    • “潑”:原指液體濺灑(如水),引申為不受拘束、自然外放的狀态。
  3. 應用場景

    • 形容人:性格開朗、行動輕快(如“她性格活潑,愛說愛笑”)。
    • 形容事物:語言風格、藝術表現等生動有趣(如“文章語言活潑”)。
    • 抽象概念:可形容氣氛、市場等(如“氣氛活潑”“經濟活躍”)。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活躍、開朗、靈動、歡快。
    • 反義詞:呆闆、沉悶、嚴肅、死氣沉沉。
  5. 使用注意
    需根據語境判斷褒貶。過度“活潑”可能隱含“不穩重”的貶義,如“他活潑得有些浮躁”。

此外,該詞常用于口語和非正式文體,在嚴肅場合(如學術論文)中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苞孽悲弦不妙床罩出陣刀芒達眼吊死問疾董事端人覆沒公約數句骊鈎攝挂牆貴步國棋孩兒茶魂消胡梳迦羅建功立業健糉珓杯驕汰嘉澍芥蔕靜定進禍擊排冒沒九尾棘院捃摭朗密緑蛾缪陋男婦披凍批準書撲蚩掐菜謙題跷蹄蹑腳秋岚绮組商估沙灘聖迹俗解騰糅甜靜天空銅籤土浄伍侯侮玩廂懸小哥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