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闆授的意思、闆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闆授的解釋

(1).指諸王大臣權授下屬官職。别于帝王诏敕任命。《資治通鑒·漢獻帝初平元年》:“ 紹 ( 袁紹 )自號車騎将軍,諸将皆闆授官號。” 胡三省 注:“時 卓 挾天子, 紹 等罔攸禀命,故權宜闆授官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闆天子》:“ 晉 亂,國璽沒,胡人號 晉 諸帝為白闆天子。白闆,如今闆授之官,無詔敕也。”

(2).指授予高齡老人榮譽職銜。《北史·隋紀下·炀帝》:“高年之老,加其闆授,并依别條,賜以粟帛。”《通典·職官十五》:“ 太極 元年初,令老人年九十以上闆授下州刺史,朱衣執象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闆授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官職任命術語,主要流行于中國南北朝時期。其核心含義指以诏闆形式臨時任命或代理地方官職,通常用于戰亂或特殊時期無法正式授官的情況。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闆授指朝廷通過頒發诏闆(文書)而非正式冊命的形式,授予官員地方職務(如刺史、太守等)。這種任命具有臨時性、代理性,多見于政權更疊頻繁或疆域未穩的時期。被任命者需持诏闆赴任,行使職權,但地位低于正式冊授的官員。


二、曆史背景與應用場景

  1. 南北朝時期的特殊制度

    南北朝戰亂頻發,朝廷對偏遠地區或新收複領土難以直接管控,遂以“闆授”形式委任官員,确保地方治理延續性。例如北魏為安撫地方豪強,常闆授刺史、太守等職以換取支持(《魏書·官氏志》載:“諸州邊隅,官不常置,有诏闆者聽授”)。

  2. 代理與過渡性質

    闆授官員多為臨時代理,待局勢穩定後可能被正式任命或替換。如《北史·盧同傳》記載:“時刺史空缺,以同闆行州事”,即由他人暫代刺史職權。


三、與正式任命的區别


四、詞源解析


五、現代延伸與消亡

隨着隋唐科舉制與中央集權強化,闆授制度逐漸消亡。現代漢語中該詞僅存于曆史文獻研究,不再用于實際職務任命場景。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4卷,“闆授”詞條釋義。
  2. 《辭源》(商務印書館),“闆授”條目及南北朝職官制度說明。
  3. 《中國曆史大辭典·魏晉南北朝史卷》(上海辭書出版社),制度史相關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闆授”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特殊授官方式,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曆史背景理解:

1.權宜性官職授予

指王公大臣或地方割據勢力自行任命下屬官職,而非通過皇帝正式诏令。這種授官方式多出現于中央政權衰弱或戰亂時期,屬于臨時性安排。

2.高齡榮譽職銜的授予

指朝廷對年邁者授予榮譽性官銜,以示尊老敬老,多見于隋唐等統一王朝。

區别與聯繫

兩者雖同稱“闆授”,但性質迥異:前者是權力分散下的臨時任命,後者是中央集權下的禮儀制度。這一詞彙的演變反映了不同曆史階段的政治需求和社會文化特點。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背景,可參考《資治通鑒》《北史》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暗經阿阇梨白璧青蠅百枝寶珠山茶不當家化化的産穑串連丹青樹滇海東宮三師動滑輪二台而外燔瘗發起甘露廚挂果害口函封黃龍皇威禍福同門見外角立假钺鏡面迳直棘矜蠲吉蠲略空口說空話空落叩診跨春狼羊同飼樂容曆律旅逸沒事狠孟母門鑰木格齊給栖鶴赇謝氣勇犬吠之盜屈節山崩地坼上下同欲少進深耕易耨聳局透心涼文筆渥然烏鳥嘯命夕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