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授的意思、板授的详细解释
板授的解释
(1).指诸王大臣权授下属官职。别于帝王诏敕任命。《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元年》:“ 绍 ( 袁绍 )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 胡三省 注:“时 卓 挟天子, 绍 等罔攸禀命,故权宜板授官号。”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板天子》:“ 晋 乱,国璽没,胡人号 晋 诸帝为白板天子。白板,如今板授之官,无詔敕也。”
(2).指授予高龄老人荣誉职衔。《北史·隋纪下·炀帝》:“高年之老,加其板授,并依别条,赐以粟帛。”《通典·职官十五》:“ 太极 元年初,令老人年九十以上板授下州刺史,朱衣执象笏。”
词语分解
- 板的解释 板 (⑥闆) ǎ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诏书:诏板。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硬得像
- 授的解释 授 ò 给,与:授予。授权。授命。授奖。授旗。授衔。授意。 教,传给:授业。 受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板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授官方式,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
1.权宜性官职授予
指王公大臣或地方割据势力自行任命下属官职,而非通过皇帝正式诏令。这种授官方式多出现于中央政权衰弱或战乱时期,属于临时性安排。
- 实例:东汉末年,袁绍自封车骑将军后,未经朝廷批准便“板授”下属官职(如《资治通鉴》记载“诸将皆板授官号”)。
- 特点:缺乏正统性,通常被视作“白板天子”或割据势力的象征,如晋代称流亡皇帝为“白板天子”即因无正式授官权。
2.高龄荣誉职衔的授予
指朝廷对年迈者授予荣誉性官衔,以示尊老敬老,多见于隋唐等统一王朝。
- 实例:隋炀帝时期规定高龄老人可“加其板授”,并赐予粟帛;唐代太极元年,九十岁以上老人被授予“下州刺史”虚衔。
- 特点:无实际职权,仅为社会地位象征,类似现代荣誉称号。
区别与联系
两者虽同称“板授”,但性质迥异:前者是权力分散下的临时任命,后者是中央集权下的礼仪制度。这一词汇的演变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需求和社会文化特点。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背景,可参考《资治通鉴》《北史》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板授》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板”和“授”。
“板”是汉字中的一个部首,表示木制的板子或扁平的物体。它的笔画数是8画。
“授”也是一个汉字中的一个部首,表示将事物交给别人或施予。它的笔画数是11画。
《板授》这个词来源于古代,古时候的汉字写法略有不同,但都保持了原始的意思,即用板子交付事物或知识给别人。
在繁体字中,《板授》保持不变,仍然是“板授”。
以下是一些关于《板授》的例句:
1. 他用心良苦,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通过板授的方式传授给了学生们。
2. 这种教育方式需要有严格的板授和实践相结合。
关于组词,可以根据需要将《板授》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如“板授课程”、“板授教育”等。
近义词可能有“传授”、“授予”等,它们都表示将事物或知识交给别人。
反义词可能有“接收”、“受让”等,它们表示接受或领取事物或知识。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