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龍的意思、黃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龍的解釋

(1).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名。谶諱家以為是帝王之瑞征。《呂氏春秋·知分》:“ 禹 南省,方濟乎 江 ,黃龍負舟。”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赤雀翻然至,黃龍豈假媒。” 仇兆鳌 注:“《尚書中候》:‘ 舜 沉璧於河,榮光休至,黃龍負卷舒圖,出入壇畔。’”

(2).指真命天子。 唐 呂岩 《參黃龍機悟後呈偈》詩:“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

(3).黃銅鑄成的龍,以為盟約的信物。《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闆楯蠻夷》:“ 秦昭襄王 時有一白6*虎,常從羣虎數遊 秦 、 蜀 、 巴 、 漢 之境,傷害千餘人。 昭王 乃重募國中有能殺虎者,賞邑萬家,金百鎰。時有 巴郡 閬中 夷 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樓射殺白6*虎。 昭王 嘉之,而以其 夷 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盟曰:‘ 秦 犯 夷 ,輸黃龍一雙; 夷 犯 秦 ,輸清酒一鐘。’”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及 秦昭 盟 夷 ,設黃龍之詛。” 唐 駱賓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賊諾沒弄楊虔柳露布》:“於是廣布朝恩,恭宣帝澤,申之以安撫,曉之以存亡。信重蠻陬,無負黃龍之約。”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南州舊俗,滛其白獸之祠;西棘餘甿,背我黃龍之約。”

(4).星座名。 唐 楊炯 《渾天賦》:“南宮則黃龍賦象,朱鳥成形。五帝之座,三光之庭。”

(5).指此星座所在之分野--南方。 清 譚瑩 《重有感》詩之五:“青雀黃龍賸劫灰,拖罾應募卻環來。”

(6).艦船名。《隋書·楊素傳》:“ 素 居 永安 ,造大艦,名曰五牙……次曰黃龍,置兵百人。自餘平乘、舴艋等各有差。”

(7).指長槍。 明 沉采 《千金記·遊說》:“白羽一揮同發矢,黃龍三轉倒拖鎗。”

(8).古城名。即 龍城 。 唐 沉佺期 《雜詩》之三:“聞道 黃龍 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裡月,長在 漢 家營。” 明 謝榛 《中秋宴集》詩:“ 黃龍 塞上征夫淚, 丹鳳 城中少婦愁。”

(9).府名。 契丹 天顯 元年(公元926年)置。治所在今 吉林省 農安縣 。 保甯 七年(公元975年)廢, 開泰 九年(公元1020年)複置。 金 天眷 三年(公元1140年)改為 濟州 。《宋史·嶽飛傳》:“ 飛 大喜,語其下曰:‘直抵 黃龍府 ,與諸君痛飲爾!’” 明 無名氏《精忠記·伏阙》:“約諸軍痛飲在 黃龍 ,鑾輿指日當迎奉。” 清 趙翼 《嶽忠武墓》詩:“生平誓踏 賀蘭山 ,未飲 黃龍 一杯酒。”後借指敵方的都城、巢穴。 明 史可法 《請進取疏》:“始矜壯志於上馬,謂 黃龍 之直抵有期;終耗雄心於跨驢,謂 西湖 之行樂可老。” 清 黃遵憲 《新嘉坡雜詩》之十一:“會飲 黃龍 去,馱經白馬來。” 陳毅 《哭*********同志》詩:“知君無限恨,未得飲 黃龍 。”

(10). 端溪 硯石品名。 宋 範纂 《端溪硯譜》:“石之病者……曰黃龍,灰黃色,如龍蛇橫斜布石上。” 清 鈕琇 《觚賸·石言》:“東洞西側深處曰 飛鼠巖 ,其石有紋曰黃龍,斜亘石面,工指為瑕。”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 漢 軍 董元鏡 在京師市上買端硯,中有黃氣一縷,即《硯譜》中所謂‘黃龍’也。”

(11).借指 黃河 。 郭沫若 《豫秦晉紀遊·訪花園口》詩:“ 東風渠 上舒長望,已伏黃龍護我華。”《人民文學》1978年第5期:“驚看倒轉乾坤手,腰斬黃龍利萬年。”

(12).比喻成條成片的黃色煙塵或沙漠。《文彙報》1982.6.23:“從此, 吳淞 上空肆虐二十多年的七條黃龍被真正制服了。”《文彙報》1983.12.6:“ 遼甯省 西北部, 科爾沁 沙地東南端,有一個叫 章古台 的地方,原是黃沙漠漠八百裡瀚海伸向 遼西 内陸的黃龍之首。”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黃龍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黃龍(huáng lóng)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本義與象征含義

  1. 古代傳說中的神獸

    • 指黃色龍形神獸,象征祥瑞、帝王權力。據《漢語大詞典》,“黃龍”為古代“四靈”之一,多見于祭祀與天文記載,如“黃龍見”(祥瑞之兆)。
    • 文化象征:在五行學說中,黃色對應中央方位,黃龍被視為“中央之獸”,代表皇權正統(《說文解字注》)。
  2. 政權與吉兆的代稱

    • 喻指帝王或朝廷,如《宋史·嶽飛傳》中“直搗黃龍”指金國都城黃龍府,引申為推翻敵政權。
    • 古代谶緯學說中,“黃龍再現”被視為改朝換代的吉兆(《史記·封禅書》)。

二、地理與曆史專名

  1. 古代地名

    • 黃龍府:金國軍事重鎮,今吉林省農安縣。《金史·地理志》載,此地為遼金時期東北要塞,嶽飛“直搗黃龍”即指此城。
    • 黃龍戍:唐代邊關戍所,位于今湖北黃岡(《舊唐書·地理志》)。
  2. 現代地名與景觀

    • 黃龍風景區:四川阿壩州世界自然遺産地,以鈣化彩池、雪山景觀聞名(《中國國家地理》)。

三、其他衍生含義

  1. 酒名

    • 南宋宮廷禦酒“黃龍酒”,以金箔入酒,彰顯皇家氣派(《武林舊事》)。
    • 現代品牌“黃龍酒”,承襲古法工藝(黃龍酒業官網)。
  2. 天文學與軍事術語

    • 黃龍旗:清代國旗(1888–1912),亦稱“黃底藍龍戲紅珠圖”(《清史稿》)。
    • 戰艦名:清末北洋水師“黃龍號”炮艦(《海軍年鑒》)。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黃龍”一詞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地理、文化等不同維度綜合解釋:

一、詞語本義

  1. 神話與象征
    黃龍是古代傳說中的瑞獸,象征帝王之兆。如《呂氏春秋》記載大禹治水時“黃龍負舟”,杜甫詩中亦以黃龍喻祥瑞。此外,黃龍作為盟約信物,以黃銅鑄成龍形,見于《後漢書》記載。

  2. 曆史典故
    南宋抗金名将嶽飛曾言“直搗黃龍”,此處“黃龍”指金國要塞黃龍府(今吉林農安),後引申為敵方核心要地。


二、地理名稱

  1. 四川黃龍景區
    位于四川省阿壩州,以鈣化池、雪山、森林等喀斯特地貌聞名,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産。其名源于“黃龍助戰”傳說,相傳黃龍化身山脈抵禦外敵,形成獨特景觀。

  2. 陝西黃龍縣
    地處陝北,因境内黃龍山得名,是“黃龍人”頭蓋骨化石發現地,曆史可追溯至商周時期,曾為多民族聚居區。


三、文化象征

  1. 神話與五行
    黃龍被視為中央神獸,代表土德,與青龍、白虎等并稱“四靈”,象征皇權。《山海經》記載應龍(黃龍分支)助黃帝殺蚩尤,具呼風喚雨之力。

  2. 民俗與藝術
    四川黃龍溪古鎮的“火龍燈舞”是國家級非遺項目,體現地方文化特色。


四、其他含義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語本義、地理實體及文化意象,用戶可參考、2、3、8、9、10等來源獲取更多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隘狹邊漠兵貴先聲孱僮馳趨串親戚叢芳大才榱盤丹枝殿舉吊塔地久天長低簪動撣敦祗多足綱翻出豐薦扶盧各别世人觀笑谷口隱過盞海軍衫回天轉地誨谕架肩擊毂建陳荩草扃鎖刳舟撂過手遼患廖廓厘損龍睛鳳頸陋誠漫擲毛重甿心嗼然攀轅卧轍評铨品月琵琶腿阡紙翹秀秦鑒惹氣舍己就人攝齊霜臍耍俏水沉溯風昙摩團結吐退味之素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