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芳顔的意思、芳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芳顔的解釋

美稱他人之容顔。 晉 陶潛 《諸人共遊周家墓柏下》詩:“清歌散新聲,緑酒開芳顔。” 宋 柳永 《小鎮西》詞:“意中有箇人,芳顔二八天然俏。” 清 劉大櫆 《祭張閑中文》:“既讜論之不聞,亦芳顔之莫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芳顔

釋義

“芳顔”為漢語合成詞,由“芳”與“顔”組合而成,屬名詞性短語,專指女性美好的容顔或青春容貌,蘊含對女性容貌的贊美與珍視。


一、詞義解析

  1. 字義溯源

    • 芳:本義為花草香氣(《說文解字》:“香艸也”),引申為美好、品德高尚,如“流芳百世”。
    • 顔:原指額頭(《說文解字》:“眉目之間也”),後泛指面容、容貌,如“容顔”“笑逐顔開”。

      二者結合後,“芳顔”融合了“芬芳”的意象與“容顔”的具象,形成對女性美貌的詩意化表達。

  2. 文學意象

    在古典詩詞中,“芳顔”常與青春、易逝的時光關聯。如白居易《長恨歌》中“芙蓉如面柳如眉”,以自然意象隱喻楊貴妃的“芳顔”,暗含紅顔薄命之歎。


二、文化内涵

  1. 審美意蘊

    “芳顔”不僅指外在容貌,更承載傳統審美中對女性溫婉氣質的推崇。如《紅樓夢》中黛玉“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其“芳顔”兼具病弱美與才情美。

  2. 情感寄托

    古人常以“芳顔”表達傾慕或離别之思。李白《寄遠》中“相思不可見,歎息損朱顔”,即以“朱顔”(同“芳顔”)代指所思之人,寄托怅惘之情。


三、現代使用

當代語境中,“芳顔”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創作,保留古典韻味。例如:

“歲月雖逝,她的芳顔依舊清麗如初。”

此處既強調容貌之美,亦暗含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王力. 古代漢語詞典[M]. 商務印書館, 2014.
  3. 袁行霈. 中國文學史(第二卷)[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網絡擴展解釋

“芳顔”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用于文學或敬語中,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芳顔”指對他人的容顔(尤其是年輕女性)的美稱,含有贊美、尊重的意味。其中“芳”本義為香氣或美好事物,引申為對品貌的稱譽;“顔”則指面容或容貌。

2.出處與示例

3.用法與場景

4.注意事項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古籍《陶淵明集》《樂章集》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備耕别號冰譽不弱裁谏叢擁悼沒吊腰撒跨跌了下巴斐錦飛梁縛辱隔牆人共手國聞嘿嘿黑經衡從宏徽花朶溷浸赍赉卡拉奇亢厲侃大山寬斧苦槠闌殚雷龍領事裁判權邏娑縷鹿毛葫蘆軍捏故偏巧禽犢情節侵桡全璧熱落僧伽慎察生胎省劄失國示誨時節史料獅子床收身水臌儵爍攤頭吐火違科未亡無回豁纖粟犀導忻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