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苦槠的意思、苦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苦槠的解釋

常綠喬木。葉子橢圓形,果實扁圓形。木材緻密堅韌,是建築、制造機械和制造體操用具的良好材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苦槠(學名: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漢語詞典中釋義為殼鬥科錐屬常綠喬木,其名稱源于果實味苦的特征。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标注為“槠”字條目下的專有名詞,讀音為“kǔ zhū”,指代一種分布于中國長江以南地區的原生樹種。

植物學特征:樹高可達20米,葉片革質呈橢圓形,葉緣具波狀鋸齒。堅果外包碗狀殼鬥,成熟時呈灰褐色,果仁含澱粉但味澀,需浸泡去苦後加工食用。《中國植物志》記載其花期5-6月,果期翌年10-11月,具有抗旱、抗瘠薄的生态特性。

傳統應用:古籍《救荒本草》載其果實可制作“苦槠豆腐”,明代《本草綱目拾遺》提及樹皮含單甯,用于栲膠提取。現代研究發現其木材耐腐性強,適用于農具制作。

文化意象:在江南民間文學中,苦槠樹象征堅韌品格,如清代《越諺》記載“苦槠經霜葉不凋”的諺語。

網絡擴展解釋

苦槠是一種具有生态和經濟價值的植物,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

一、基本定義
苦槠(學名: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是山毛榉目殼鬥科錐屬的常綠喬木,樹高可達15-20米,胸徑約50厘米。其葉片革質呈橢圓形,果實為扁圓形堅果,成熟後呈赤黃色,外被殼鬥包裹。

二、生态特性
主要分布于中國南方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中,樹冠寬大如蘑菇狀,樹齡長且適應性強。作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它在維護森林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三、功能用途

  1. 木材價值:木質緻密堅韌,是建築、機械制造及體育器材的優質材料;
  2. 果實應用:雖生食苦澀,但經浸泡去澀後可制成苦槠豆腐(市價約50元/斤),古代曾作為救荒糧食;
  3. 生态效益:樹冠茂密,適合作為綠化樹種。

四、文化意義
其名稱中的“苦”源于果實天然苦味,這種特性實際是植物自我保護機制,通過降低動物啃食概率來保障繁衍。

别人正在浏覽...

傍薦避棄不識竅蠶豆蹭戲禅坐馳詩沖融重印愁冗冗臭氧藸蒘道佛恩深義重發杪方洋廢語骸骼駭迫海嘯寒釭駕艇結發夫妻枯枿老罷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埒名流墊黎彥落漠謾讕鳴跼拿一手年數袍鞾僑論妻服輕醇傾觞齊轸驅動儒素桑落瓦解省魁史實視爲兒戲衰構水晶棺淑雅它們突兀為他人做嫁衣裳溫溫然五餌五鳳響廊香水蘭賢士膝進心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