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e at ease]∶心緒安定,沒有憂慮和牽挂
您放心,我會照顧他的
(2) [feel relieved;feel save;rest assured]∶指沒有焦慮或無危險之虞
隻在親密朋友當中才感到放心
(1).放縱之心。《書·畢命》:“雖收放心,閑之惟艱。” 宋 司馬光 《答景仁論養生及樂書》:“朝夕出入起居,未嘗不在禮樂之間,以收其放心,檢其慢志,此禮樂之所以為用也。” 清 秦笃輝 《平書·物宜上》:“放心收則心體靜。” 郭沫若 《沸羹集·論讀經》:“人一成年,天性日日為社會所汩沒,實在是時常須得涵養反省,收收自己的放心。”
(2).放縱心胸。《後漢書·北海靖王興傳》:“ 永平 中,法憲頗峻, 睦 乃謝絶賓客,放心音樂。” 唐 王維 《瓜園詩》:“攜手追涼風,放心望乾坤。”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劉禹錫》:“公恃才而放心,不能平行……偃蹇寡合,乃以文章自適。”
(3).心情安定,沒有憂慮和牽挂。 元 紀君祥 《趙氏孤兒》第二折:“我 程嬰 不識進退,平白地将着這愁布袋連累你老宰輔,以此放心不下。”《英烈傳》第二二回:“半月之内,救兵必到,爾輩皆宜放心。” 冰心 《超人·離家的一年》:“離家太遠了,自己也難受,家裡也不放心。”
(4).決心;準定。 元 無名氏 《博望燒屯》第一折:“俺驅馬離 新野 ,誠心謁 孔明 ,今年又不遇,放心燒的草庵平。” 元 鄭光祖 《智勇定齊》楔子:“驅兵領将臨 齊 地,放心活捉桑間採葉人。” 元 無名氏 《飛刀對箭》楔子:“拿住總管 張士貴 ,放心血濺東南半壁天。”
(5).人心離散。參見“ 放心解體 ”。
放心是現代漢語常用詞彙,其釋義可從漢語工具書與語用角度分三個層面解析:
動詞義
指解除憂慮、消除不安情緒。《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心情安定,沒有牽挂”,如“母親看到孩子平安到家才放心”。此用法強調從擔憂狀态轉為心理安定,多用于人際關懷場景。
形容詞義
表示對事物可靠性持有充分信任。《漢語大詞典》标注為“心緒坦然,不加懷疑”,如“把工作交給專業團隊很放心”。該義項突顯基于事實判斷産生的安全感,常見于評價性語境。
古漢語引申義
原指“放縱散漫之心”,見于《孟子·告子上》“放其心而不知求”,朱熹集注釋為“放任本心失于約束”。此古義在現代口語中已消亡,僅存于文獻研究範疇。
該詞構詞法屬動賓結構複合詞,“放”取“解除”義,“心”指心理狀态,整體符合漢語由具體動作引申心理概念的造詞規律。
“放心”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隨語境和曆史演變有所不同,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析:
放縱之心
最早見于《尚書·畢命》“雖收放心,閑之惟艱”,指難以約束的肆意心态。宋代司馬光進一步引申為通過禮樂約束放逸之心。
迷失的善心
孟子提出“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強調找回本善之心。
開懷豁達
王維詩句“放心望乾坤”中,表達心胸開闊之意。
心情安定,無牽挂
如“看到安排妥當,他才放心”。強調消除焦慮後的安定狀态。
符合安全标準
引申為對事物質量的信任,如“放心食品”。
常用翻譯包括set one's heart at rest 或feel reassured,如“Please feel assured we will keep the promise”(請放心,我們必守諾言)。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尚書》《孟子》相關章節,或查字典等工具書。
阿姐百舉百全頒首鄙斥晨爨重新儲價摧折豪強德門登雲邸弟獨膽風風勢勢逢源服禮高竦傀怪顧惜顧炎武谷用函令黑個合酪閧端皇條諱辟近邊開取匮生臘雪靈照龍藏寺碑明瓦天棚魔劫木本植物木邊之目,田下之心篇業評戲遷迷輕系窮黩起舞三天竺靸霅商韓衫褑蛇鼠失敗為成功之母使刁噬螫試手樞幹摅書天河提心在口銅渾退送險诨諧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