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蛇與鼠。《新唐書·五行志一》:“ 景雲 中,有蛇鼠鬭于右威衞營東街槐樹,蛇為鼠所傷。”
(2).喻失意者。 清 黃鷟來 《詠懷》之四:“失志蛇鼠伏,得時蛟龍翔。”
關于“蛇鼠”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蛇鼠”原指兩種動物——蛇與鼠。在自然生态中,蛇是鼠的天敵,兩者常被并提。例如《新唐書·五行志》記載“景雲中,有蛇鼠鬭于右威衞營東街槐樹,蛇為鼠所傷”。
象征對立關系
因蛇捕食鼠,兩者常被用來比喻矛盾沖突的雙方,如“蛇鼠相鬥”暗指敵對勢力相争。
喻指失意者
清代黃鷟來《詠懷》詩雲:“失志蛇鼠伏,得時蛟龍翔”,以“蛇鼠”比喻不得志或處境落魄的人。
當代語境中,“蛇鼠”多用于成語或俗語,例如:
在十二生肖中,蛇與鼠雖無直接相沖,但命理學認為二者性格敏感多疑,合作需相互包容(參考生肖配對分析)。
總結來看,“蛇鼠”一詞兼具自然屬性與人文隱喻,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了解其生肖命理關聯,可參考權威民俗研究資料。
《蛇鼠》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某個行為惡劣、狡猾、卑鄙或陰險的人。這個詞通常用于貶義,表示對某人的不滿和厭惡。
《蛇鼠》的拆分部首為蟲(chóng)和鼠(shǔ)。其中,蟲部首表示與蟲蛇相關,鼠部首表示與老鼠相關。整個詞的總筆畫為14畫。
《蛇鼠》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小說《*********》中,用于形容書中的女性角色潘金蓮。在這部小說中,潘金蓮被描繪為一個心機深重、陰險狡猾的女性。後來,這個詞也被擴展引用,用來形容任何具有類似特征的人。
《蛇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蛇鼠」。
在古代寫法中,「蛇」和現代相同,但「鼠」的古代寫法中,上半部分是「穴」,下半部分是「畐」。這個古代寫法也是15畫。
這個人心機真重,整天打着幫助别人的幌子,實際上卻在暗中做一些損人利己的勾當,簡直就是個蛇鼠之心。
蛇鼠之計、蛇鼠一窩、蛇蠍心腸、蛇毒如絲
狡詐、奸詐、狡猾、陰險
正直、善良、坦率、誠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