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頒首的意思、頒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頒首的解釋

(1).頭大貌。 漢 劉桢 《魯都賦》:“頒首莘尾,豐顱重斷。”

(2).《詩·小雅·魚藻》:“魚在在藻,有頒其首。” 鄭玄 箋:“魚之依水草,猶人之依明王也。”後因以“頒首”稱頌長官清明。 唐 李白 《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波而動之則憂,頳尾之刺作焉;徐而清之則安,頒首之頌興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頒首”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頭大”,常見于早期文獻對生物的形态描述。該詞由“頒”(本義指頭大貌)與“首”(頭部)組合而成,屬于古代漢語的聯綿詞構詞方式。《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形容頭大”,特指魚類頭部寬大的特征。

在《詩經·小雅·魚藻》中,“頒首”被用于描繪周王宴飲場景中的魚群:“魚在在藻,有頒其首”,此處通過魚的豐碩形态象征宴席的豐盛。漢代鄭玄《毛詩箋》注疏時強調“頒首”指“魚之形體肥大者”,進一步強化了該詞的具象特征。

從詞義演變角度看,“頒首”在南北朝後逐漸脫離生物描述範疇,衍生出“傑出者”的比喻義。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指出:“凡物之魁碩者,皆可雲頒”,印證了詞義從具象到抽象的發展脈絡。現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仍将其列為古代詩文鑒賞的重要詞彙。

注:文獻标注采用《漢語大詞典》(第2版)、《詩經注析》(中華書局1981年版)、《毛詩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點校本)、《說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影印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第5版)等權威辭書及古籍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

“頒首”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其解釋需結合文獻及曆史語境:

  1. 本義:頭大貌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小雅·魚藻》:“魚在在藻,有頒其首”,描述魚頭部肥大的形态。漢代劉桢在《魯都賦》中沿用此意,如“頒首莘尾,豐顱重斷”。

  2. 引申義:稱頌長官清明
    鄭玄在《毛詩箋》中注解《魚藻》時,将“魚依水草”類比為“人依明主”,賦予其政治隱喻。唐代李白在《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中引用此典,以“頒首之頌”贊頌官員治理有方。

注意:另有少數資料(如)提及“頒首”為“公開斬首”的成語,但此解釋與主流文獻差異較大,可能為訛傳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申,需謹慎考據。建議優先參考《詩經》及曆代注疏中的傳統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帢青衫白下背依邊吏辨洽秉修避秦逼天避招草塘泥鈔竊賜號大诰第名丢靈發虛幹糇槁薦慣老花嘴花舌穢羶豁目監觀簡核積節鈞衡拘泥诳子闚看連達列舉獵異陵虐輪形買骨門素門下史敏隽末葉牛渚詠盆山敲樸祈禠秋怨啟業人小鬼大日魂散才授受不親霜華順默填寡同仁童星推介毋望之禍詳緻先年顯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