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儲賈 ”。豫價,謂擡高物價。《孔子家語·相魯》:“有 慎潰氏 奢侈踰法, 魯 之鬻六畜者,飾之以儲價。及 孔子 之為政也…… 慎潰氏 越境而徙,三月,則鬻牛馬者不儲價,賣羊豚者不加飾。” 清 王念孫 《讀書雜志·荀子二》“豫賈”:“豫又作儲。《孔子家語·相魯篇》:‘ 孔子 為政三月,則鬻牛馬者不儲賈。’儲與奢古聲相近。《説文》曰:‘奢,張也。’”
“儲價”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現代經濟領域含義 指通過儲存貨物等待價格上漲後出售以獲利的行為。常見于商業場景,例如囤積商品(如糧食、原材料等)待市場供不應求時高價賣出,屬于投資策略的一種。
二、古代文獻中的含義 在《孔子家語·相魯》等古籍中,“儲價”通“儲賈”,意為故意擡高物價。例如魯國商人曾通過裝飾牲畜(如牛馬)來虛擡價格,孔子執政後整頓市場,商人不再哄擡價格。
補充說明:
建議具體使用時根據上下文判斷詞義,避免混淆古今差異。
《儲價》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分解成“儲”和“價”兩個字。其中,“儲”意為儲存、儲備,指儲存貨物和財物;“價”意為價格、價值,表示物品所具有的經濟價值。
《儲價》的拆分部首分别是“亻”和“⺈”,其中“亻”表示人,而“⺈”表示钅部,代表與錢財相關。筆畫數為10個。
《儲價》是一個現代漢字詞語,起源于古代漢字,經過演變和組合形成。
《儲價》的繁體字形為「儲價」。
在古代,儲價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其中“儲”字的古寫形為「㣲」,而“價”字的古寫形為「價」。
1. 這個商店的貨物都是以儲價出售的。
2. 他通過儲價來衡量商品的價值。
儲物、儲存、儲備、價格、價值
存儲、存儲價值、存價、存錢
銷價、售價、貶值、升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