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 杭州 天竺山 有上、中、下 天竺寺 ,合稱 三天竺 。 元 薩都剌 《季夏遊靈隱諸峰》詩:“ 三天竺 畔全無暑,六月松陰尺五冰。” 元 呂止庵 《後庭花·冷泉亭》曲:“佛國 三天竺 ,禪關 九裡松 。” 李光 《河山四律》:“風懷偶託 三天竺 ,涕淚曾揮 五國城 。”
“三天竺”是杭州天竺山三座佛教寺院的合稱,具體解釋如下:
地理位置與構成
位于浙江杭州天竺山,由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組成,合稱“三天竺”。這三座寺院均屬佛教聖地,曆史上與靈隱寺齊名,是杭州重要的宗教文化景觀。
名稱來源與詞義解析
文學與曆史中的引用
古代文人常以“三天竺”或簡稱“三竺”入詩,如宋代林景熙《西湖》詩“斷猿三竺曉,殘柳六橋春”,元代呂止庵則稱其為“佛國三天竺”,凸顯其自然與人文交融的意境。
相關延伸
部分資料提到“三竺”作為“三天竺”的簡稱,并引申為形容才智出衆的成語,但此用法多見于民間解釋,權威文獻中仍以地理和宗教含義為主。
如需進一步了解寺院曆史或詩詞引用,可參考《季夏遊靈隱諸峰》《河山四律》等作品。
三天竺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三天的時間。它的拆分部首是“三”、“天”和“竺”,總共有7個筆畫。這個詞來源于佛教的梵語譯音,繁體為“三天竺”。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它的繁體字形有所不同。
例句:
1. 我們隻有三天的時間完成這個任務。
2. 三天之後,他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組詞:
三個、三個月、三年、三百、三倍、三角、三心、三番五次。
近義詞:
三天、三日、三夜。
反義詞:
一天、兩天、四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