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凡爾賽和約的意思、凡爾賽和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凡爾賽和約的解釋

1919年6月在巴黎和會上由英、法、美、意、日等戰勝國同戰敗國德國籤訂的結束第一次************的條約。規定德國把阿爾薩斯和洛林交還法國,其殖民地以“委任統治”的形式由英、法、日三國瓜分,支付巨額賠款,限制軍備。和約無理決定将戰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凡爾賽和約》(又稱《凡爾賽條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與德國于1919年6月28日在法國凡爾賽宮籤訂的和約,旨在結束戰争并重塑戰後國際秩序。以下是其核心内容與影響:

一、基本定義

《凡爾賽和約》全稱《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是戰勝國(協約國)對戰敗國(同盟國)的懲罰性條約,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國實力。其籤訂标志着一戰正式結束,但嚴苛條款也為二戰埋下隱患。


二、主要内容

  1. 領土調整

    • 德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給法國,北石勒蘇益格公投後歸屬丹麥,西普魯士、波森省等地劃歸波蘭。
    • 但澤成為國際聯盟管理的自由市,歐本及馬爾梅迪割讓給比利時。
  2. 殖民地與權益

    • 德國所有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國以“委任統治”形式瓜分,中國山東權益轉交日本,引發中國五四運動。
  3. 軍事限制

    • 德國陸軍限10萬人,禁止擁有空軍、坦克等重型武器,萊茵河非軍事化。
  4. 經濟賠償

    • 德國需支付巨額戰争賠款(約200億金馬克),并承擔協約國占領軍費用。

三、争議與影響

  1. 對德國的壓制
    條約導緻德國喪失13.5%領土、12.5%人口及重要工業資源,激化民族複仇情緒。

  2. 國際矛盾未解
    英、法、美三國訴求不同:法國主張嚴懲,英國希望維持均勢,美國倡導和平但未批準條約。妥協性條款未能真正平衡各方利益。

  3. 曆史評價
    被批評為“不穩定的和平”,既未徹底削弱德國,也未安撫其不滿,成為二戰誘因之一。


四、其他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如、5、7、9)中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凡爾賽和約》的意思

《凡爾賽和約》是指1919年由盟軍在法國凡爾賽籤訂的《凡爾賽和約》。這是結束第一次************的重要條約,也是世界曆史上第一份全面的和約。該和約對德國施加了嚴厲的制裁和責任,導緻德國在戰後社會政治經濟方面遭受巨大挫折。

《凡爾賽和約》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幾、冖、丨、土、冂

筆畫數:14畫

《凡爾賽和約》的來源

《凡爾賽和約》這個詞來源于法國凡爾賽市,因為在這裡籤訂了這個重要的和約,所以被稱為《凡爾賽和約》。

《凡爾賽和約》的繁體

《凡爾賽和約》的繁體為「凡爾賽和約」。

《凡爾賽和約》在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凡爾賽和約》可能以較簡潔的寫法表達,但具體寫法不詳。

《凡爾賽和約》的例句

籤訂《凡爾賽和約》是為了結束第一次************,并對德國進行嚴厲制裁。

《凡爾賽和約》的組詞

凡爾賽、和約

《凡爾賽和約》的近義詞

《凡爾賽條約》、《凡爾賽議定書》

《凡爾賽和約》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