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凡尔赛和约的意思、凡尔赛和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凡尔赛和约的解释

1919年6月在巴黎和会上由英、法、美、意、日等战胜国同战败国德国签订的结束第一次************的条约。规定德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其殖民地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由英、法、日三国瓜分,支付巨额赔款,限制军备。和约无理决定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与德国于1919年6月28日在法国凡尔赛宫签署的和平条约,正式名称为《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该条约作为国际法重要文件,标志着战争状态的终止,并确立了战后国际秩序框架。

从条约内容看,《凡尔赛和约》包含440项条款,核心内容包括:德国需承担战争责任(第231条)、割让领土(如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军事限制(陆军缩编至10万人,禁止拥有空军及潜艇)以及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最初定为1320亿金马克)。这些条款通过国际联盟盟约形式,首次尝试建立多边国际安全机制。

在历史影响层面,条约虽终结了世界大战,但其严苛性引发了德国社会强烈不满,成为纳粹主义兴起的重要诱因。同时,条约确立的“民族自决”原则推动了东欧民族国家体系形成,但殖民地的权益分配条款仍延续了帝国主义霸权逻辑。

汉语权威工具书《辞海》(第七版)将其定义为“现代国际关系史关键性法律文件”,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强调该条约“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隐患”的双重性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相关研究指出,和约缔结过程中中国代表团拒签的史实,体现了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努力。

网络扩展解释

《凡尔赛和约》(又称《凡尔赛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与德国于1919年6月28日在法国凡尔赛宫签订的和约,旨在结束战争并重塑战后国际秩序。以下是其核心内容与影响:

一、基本定义

《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惩罚性条约,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实力。其签订标志着一战正式结束,但严苛条款也为二战埋下隐患。


二、主要内容

  1. 领土调整

    • 德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法国,北石勒苏益格公投后归属丹麦,西普鲁士、波森省等地划归波兰。
    • 但泽成为国际联盟管理的自由市,欧本及马尔梅迪割让给比利时。
  2. 殖民地与权益

    • 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中国山东权益转交日本,引发中国五四运动。
  3. 军事限制

    • 德国陆军限10万人,禁止拥有空军、坦克等重型武器,莱茵河非军事化。
  4. 经济赔偿

    • 德国需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约200亿金马克),并承担协约国占领军费用。

三、争议与影响

  1. 对德国的压制
    条约导致德国丧失13.5%领土、12.5%人口及重要工业资源,激化民族复仇情绪。

  2. 国际矛盾未解
    英、法、美三国诉求不同:法国主张严惩,英国希望维持均势,美国倡导和平但未批准条约。妥协性条款未能真正平衡各方利益。

  3. 历史评价
    被批评为“不稳定的和平”,既未彻底削弱德国,也未安抚其不满,成为二战诱因之一。


四、其他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如、5、7、9)中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翱翱把酒哺乳动物阐综朝寄抽签锉荐呆重当做峒室断给对副独行根佛寺负石赴河沟涧棺椟官音红桥荒颣呼唱惠书活泼剌郊逆棘正矩彠开门见山匡备嶚阔俐齿伶牙翎扇流棍利吻鲁酒驴驹媚厖然绵羃衲僧溺情判滞普陀潜绝轻黠诠叙入献韶陔矢日恕直谈咏田莱梯峤同俦通轮万化婉娜蚊雷无翼而飞柙匮下路席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