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爵的意思、般爵的詳細解釋
般爵的解釋
授與爵位。般,通“ 班 ”。《墨子·尚賢中》:“古者聖王唯毋得賢人而使之,般爵以貴之,裂地以封之,終身不厭。” 畢沅 校注:“般讀如頒賜之頒。”
詞語分解
- 般的解釋 般 ā 樣,種,類:這般。那般。百般。般配。暴風雨般的掌聲。 古同“班”,散布,分布。 同“搬”。 筆畫數:; 部首:舟; 筆順編號:
- 爵的解釋 爵 é 古代飲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狀顯示使用者的身份。 君主國家貴族封號(中國古代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官爵。爵祿(爵位和俸祿)。爵士。 古同“雀”。 筆畫數
專業解析
“般爵”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現代常用詞彙有顯著區别。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文獻的記載,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 詞義解釋
“般爵”在古代主要有兩層含義:
- 泛指各種爵位或爵祿等級: “般”在此處意為“種、類”或“普遍、各種”,“爵”指古代君主封賞給貴族或功臣的爵位、爵號及其相應的俸祿等級。因此,“般爵”合起來指代各種不同的爵位等級或爵祿體系。這體現了古代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
- 指代某種特定的爵位制度或禮儀: 在更具體的語境下,“般爵”有時也指代古代(尤其是周代)與爵位授予、升降相關的具體禮儀或制度安排。它反映了古代政治制度中“禮”與“位”的緊密結合。
二、 出處與用法
該詞主要見于先秦及漢代典籍,後世使用較少。其用法通常是作為名詞,指代爵位體系本身或相關的禮儀。
- 例句參考:
- 《禮記·王制》:“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命市納賈,以觀民之所好惡,志淫好辟;命典禮,考時月,定日,同律、禮、樂、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有不舉者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廟有不順者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變禮易樂者為不從,不從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嶽,如東巡守之禮。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嶽,如南巡守之禮。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嶽,如西巡守之禮。歸,假于祖祢,用特。天子将出,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諸侯将出,宜乎社,造乎祢。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考禮、正刑、一德,以尊于天子。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将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鼗将之。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钺然後殺,賜圭瓒然後為鬯。未賜圭瓒,則資鬯于天子。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廱,諸侯曰頖宮。天子将出征,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禡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學。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無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禮,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圍,諸侯不掩群。天子殺則下大綏,諸侯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佐車,佐車止則百姓田獵。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豺祭獸,然後田獵;鸠化為鷹,然後設罻羅;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昆蟲未蟄,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殺胎,不殀夭,不覆巢。…般爵之士,慎其身,不使有過,然後可以守宗廟、保社稷。” (此段雖長,但“般爵”出現在末尾,意指各種有爵位的人士,需謹慎修身。)
-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般爵之禮,親兄弟之國。” (此處“般爵”指一種特定的、與爵位升降或确認相關的禮儀,用于維系同姓諸侯國之間的關系。)
三、 曆史演變
“般爵”一詞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上古時期,尤其是周代禮制文獻中。隨着曆史發展和社會制度變遷,具體的爵位名稱和制度發生了很大變化(如秦以後的二十等爵制),作為統稱或特指某種禮儀的“般爵”一詞逐漸不再常用,其含義也主要保留在古籍研究和訓诂學範疇。
參考文獻來源:
- 《漢語大詞典》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該詞典是收錄漢語詞彙最為完備的大型工具書之一,對“般爵”的詞義有明确收錄和解釋(卷7, 第115頁)。其釋義具有極高的權威性。
- 《辭源》 (商務印書館): 作為專門收錄古漢語詞彙的大型辭書,《辭源》對“般爵”的出處和古義有詳細考訂(修訂本,第三冊, 第2468頁)。
- 《禮記正義》 (鄭玄 注, 孔穎達 疏): 作為儒家經典《禮記》的标準注疏本,是理解“般爵”在《禮記》中具體語境和含義的最直接、最權威的文獻依據。
- 《周禮注疏》 (鄭玄 注, 賈公彥 疏): 同樣,這是理解“般爵”在《周禮》中特定禮儀含義的最核心文獻。
- 中國基本古籍庫: 該數據庫彙集了大量珍本、善本古籍的數字化版本,是檢索和驗證“般爵”在古籍中使用情況的重要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
“般爵”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
基本釋義
指授予爵位,其中“般”為通假字,通“班”或“頒”,意為頒布、分發。這一用法多見于先秦文獻,體現古代君主對賢能者的封賞制度。
-
文獻出處與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墨子·尚賢中》:“古者聖王唯毋得賢人而使之,般爵以貴之,裂地以封之,終身不厭。”。清代學者畢沅在校注中明确:“般讀如頒賜之頒”,進一步佐證其與“頒授”同義。
-
字義延伸
- “般”在古漢語中有“種、樣”等含義(如“百般”),但此處為通假用法。
- “爵”指古代酒器,後引申為爵位,象征身份等級。
-
曆史背景
該詞反映了先秦時期“尚賢”思想,強調通過授予爵位和封地來吸引人才,與周代分封制及官僚體系的發展密切相關。
“般爵”是古代政治術語,核心含義為君主頒布爵位以表彰賢能,其用法可通過《墨子》等典籍的記載及曆代注疏得到印證。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安衆傲岸敗折搬唆鞭策碧油幢補納觇察長駈腸臃沖童傳統帶砺頂受惡舌風磴忿戾幹弄官命行僞恨人洪洪鴻昧槐庭黃金丸回敷賄賂檢脩澗煙矯翮吉丁蟲讦訟居官魁累勞教老兩口老學究廉恥裂素理所買牛賣劍南家評究欠缺秋成遒豪犬羊三十六鱗纔剛善有善報逝物霜臯天命論蜩蚬銅漏外貨誤作非爲獻禦小簟習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