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展翅。 唐 韓愈 《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入海觀龍魚、矯翮逐黃鵠。”《剪燈馀話·連理樹記》:“﹝ 粹 ﹞乃賦《鳳分飛》曲以寄之曰……‘矯翮翩躚拟并栖,九苞文彩如霞綺。’”
(2).比喻施展才能。 明 沉榜 《宛署雜記·職官》:“苟善藝能者,振芳于詞苑,精治技者,矯翮于公車。”
“矯翮”是一個漢語詞語,包含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及出處如下:
展翅
指鳥類舒展翅膀的動作。該義項出自唐代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的詩句“入海觀龍魚,矯翮逐黃鹄”,以及明代文言小說《剪燈馀話·連理樹記》中的“矯翮翩躚拟并栖”。這兩處均以“矯翮”生動描繪了飛翔的姿态。
比喻施展才能
引申為人才華或能力的展現。如明代沈榜《宛署雜記·職官》中記載“精治技者,矯翮于公車”,指技藝精湛者通過科舉(公車)施展抱負。
詞義解析:
矯翮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指糾正錯誤,矯正錯誤的行為。
矯翮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矢字旁和鳥字旁。
矯翮的筆畫數為20畫。
矯翮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矯字的本義是箭的飛行偏斜造成的修正,後來引申為糾正。翮字指的是鳥類的翅膀,彎曲、修飾,後來引申為修正、矯正。
矯翮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矯翮。
在古代漢字中,矯翮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基本保持一緻,沒有太大變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矯翮這個詞的例句:
1. 他為人正直,對錯誤從不姑息,總是果斷矯翮。
2.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矯翮不良的市場秩序。
3. 作為領導者,你應該善于發現問題,及時矯翮,使團隊更加高效。
矯翮的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矯正、矯健、矯情。
與矯翮意思相似的近義詞有:修正、糾正、改正。
與矯翮意思相反的反義詞有:縱容、放任、寬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