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岸的意思、傲岸的詳細解釋
傲岸的解釋
[be proud of oneself;haughty] 高傲自負,不屑隨俗
傲岸雲悴之際,颉頑龍雲之間。——《晉書·郭璞傳》
詳細解釋
高傲。《晉書·郭璞傳》:“傲岸榮悴之際,頡頏龍魚之間。” 唐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一生傲岸苦不諧,恩疏媒勞志多乖。 嚴陵 高揖 漢 天子,何必長劍拄頤事玉階。”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九:“ 李長源 雖才高,然不通世事,傲岸多怒,交遊多畏之。”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 中國 如同一個巨人站在世界上。 上海 人民也象一個巨人似的站在 英國 辦理僑務人員面前。他心中充滿了自豪感,不禁撫摩胡須,傲岸地左顧右盼。”
詞語分解
- 傲的解釋 傲 à 自高自大:驕傲。傲岸(形容性格高傲)。傲骨。傲慢(輕視别人,對人沒有禮貌)。傲視。高傲。孤傲。 藐視,不屈:傲然。傲霜鬥雪。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岸的解釋 岸 à 水邊的陸地:河岸。上岸。兩岸。 高大:偉岸(魁偉,高直)。魁岸。 高傲:岸忽(傲慢)。傲岸。 頭飾高戴,前額外露:岸帻(把頭巾掀起露出前額,表示态度灑脫,不拘束)。 古同“犴”,鄉間牢獄。
網絡擴展解釋
“傲岸”是一個書面用語,主要形容人高傲自負、不屑隨俗的性格特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指性情孤高自持,不隨波逐流,常帶有輕視世俗的意味。
- 近義詞:高傲、孤傲、自大。
2.出處與典籍引用
- 最早見于《晉書·郭璞傳》:“傲岸榮悴之際,颉颃龍魚之間。”。
- 唐代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一生傲岸苦不諧,恩疏媒勞志多乖。”。
3.用法與語境
- 文學描寫:多用于形容文人、名士的清高品格,如“君子之風是不趨俗不媚世的行為,是一種孤潔傲岸的境界”。
- 性格特征:可描述人因才華或氣節而表現出的倨傲,如“吳兆骞少有隽才,傲岸自負”。
4.現代應用
- 現代漢語中仍保留其書面色彩,常見于對曆史人物或文學形象的評述,如“崔生何傲岸,縱酒複談玄”(李白詩)。
5.辨析與注意
- 與“傲慢”區别:“傲岸”更強調不流于俗的孤高,含一定褒義;而“傲慢”則偏向貶義,指無禮輕視他人。
如需更多例句或典籍原文,可參考《晉書》、李白詩集等文獻,或查看上述來源中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傲岸(áo à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高傲自負、氣宇軒昂。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兒(左邊的部首)和山(右邊的部首),它的筆畫數目為15畫。傲岸這個詞源自古代漢語,繁體字為傲岸。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一些地區也使用了「澳犇」這兩個字代表傲岸。
以下是一些關于傲岸的例句:
1. 他站在那裡,傲岸而自信地注視着衆人。
2. 她的舉止總是帶着一種傲岸的氣質,讓人難以接近。
3. 這個國家的建築物充滿了傲岸的氣息,展現了民族的驕傲。
傲岸的一些組詞包括傲岸不群、傲岸自持、傲岸寡恩等。與傲岸意義相近的詞有高傲、自大、狂妄等。相反的詞可以選擇謙虛、謙遜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