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逝物的意思、逝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逝物的解釋

指逝去的事物。 晉 陸機 《遨遊出西城》詩:“逝物隨節改,時風肅且熠。” 晉 陸雲 《歲暮賦》:“長歎息而永懷兮,感逝物而傷悲。” 南朝 宋 謝靈運 《<維摩诘經>中十譬贊·幻》詩:“一從逝物過,既往亦何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逝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逝物”指逝去的事物,即隨時間流逝而消失或不再存在的人、事、物。該詞帶有文學色彩,常用于表達對過往的感懷與哲思。

二、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文學作品:

  1. 陸機《遨遊出西城》詩:“逝物隨節改,時風肅且熠。” ——以季節更替暗喻萬物變遷。
  2. 陸雲《歲暮賦》:“長歎息而永懷兮,感逝物而傷悲。” ——抒發對時光流逝的哀婉。
  3. 謝靈運《中十譬贊·幻》詩:“一從逝物過,既往亦何陳。” ——借佛理表達對消逝的釋然。

三、文學意義
“逝物”在古典文學中常與時間、生命、記憶等主題關聯,既體現對無常的感慨,也暗含對存在本質的思考。例如謝靈運的詩句,将“逝物”與佛教“幻”的哲學結合,深化了其哲理性。

提示: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語境下的抒情表達。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陸機集》《謝靈運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逝物

逝物(shì wù)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逝物的第一個字“逝”由辶部和巳部組成,總共有10個筆畫;第二個字“物”由牛部和勿部組成,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逝物的字義是指逝去的事物、流逝的時間或已經去世的人。它形容了無法再被保留的過去,進一步強調了時光的轉瞬即逝。

繁體

逝物的繁體字是「逝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逝物的寫法略有不同。第一個字“逝”由辶部和巳部組成,巳部下面附加一個“世”字,表示時間的流轉,總共有13個筆畫。第二個字“物”則跟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那些逝物已經遠去,留下了深深的回憶。

2. 時間如逝物般溜走,轉眼間我們已經長大了。

組詞

逝去、逝世、逝水、物品、物質、物流

近義詞

過去、消逝、離去

反義詞

存在、留存、存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