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誤作非爲的意思、誤作非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誤作非爲的解釋

猶言胡作非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況爾等為兵為勇之人,多係平日誤作非為,是以借兵勇以為逃死之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誤作非為”在現行權威漢語詞典中未見明确收錄,推測可能存在兩種解析角度:

  1. 字面拆解

    該詞組由“誤作”與“非為”構成,可理解為“因錯誤行為導緻不當後果”。“誤作”指錯誤操作或行事失誤(《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年);“非為”則指違反道德或法律的行為(《漢語大詞典》第12卷,商務印書館,2011年)。

  2. 方言或曆史變體可能性

    該表述可能為“胡作非為”的方言異寫或形近訛傳。“胡作非為”在《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商務印書館,1989年)中被定義為“不顧法紀或輿論,任意行動”,其核心語義與“誤作非為”存在行為動機的差異。

建議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等工具書核實具體詞條。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的《漢語方言大詞典》或地方志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誤作非爲”是“誤作非為”的繁體寫法,二者為同一成語的不同形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指不顧法紀或輿論約束,毫無顧忌地做壞事,與“胡作非為”同義。例如:洪仁玕在《誅妖檄文》中提到士兵“平日誤作非為”,借兵役逃避罪責。

二、出處與用法

三、近義詞與結構

四、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詞可能引申為“錯誤行使權力”,但主流解釋仍以“肆意違法”為核心含義,建議以權威詞典釋義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百執事卑辱迸跳寎月哺樂赤土嗤笑黜惡萃次摧枯拉朽殆危盜風東省斷斷繼繼煩惱業反約斧劈皴浮一大白改過從善共貫同條媾接好鬥紅榜歡虞會射火壺盧拮抗節食縮衣解頭金錢松謹言慎行積日累歲酒坐攫擊科臣客使枯臞苦訓枯燥緑毛叟名都魔頭難乎為繼南熏北鄙芘苤入時散辭時憲法刷涕書方隨逐通天達地圖録脫藁王官伯王祥卧冰香貍香社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