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體操或武術的一種下蹲動作。大腿放平,小腿與大腿約成九十度狀。 梁斌 《紅旗譜》十八:“說着挺起胸膛,在院裡踢了兩趟腳,鬧了個騎馬蹲裆式。”
(2).表示高度或深度。 劉紹棠 《山楂村的歌聲》:“水窩住了,足有蹲裆深。”
“蹲裆”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一種下蹲姿勢,常見于武術或體操訓練中。動作要求:大腿放平,小腿與大腿約呈90度角,形似紮馬步的基礎動作。例如:
用于形容物體(如水、坑等)的垂直高度,以成年人蹲下時裆部到地面的距離為參照,約50-70厘米。例如:
以上解釋綜合了文學用例及權威詞典定義,涵蓋動作與度量兩種用法。
《蹲裆》是一個中文詞語,它是指某些人在蹲下姿勢時,裆部向下裂開的情形,通常用于形容男性的不雅姿勢。
《蹲裆》這個詞的部首是“足”和“衣”,拼音是“dūn dāng”,它分别由13個和10個筆畫組成。
《蹲裆》一詞是中國方言中的俚語,起源于民間口語,常用于形容男性在蹲下時因褲子過緊而出現裆部張開的不雅場面。
《蹲裆》的繁體字寫作“蹲襠”,拼音為“dūn dāng”,仍保留着原詞的意思和用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當用于古漢字時,“蹲裆”的拼音保持不變,但字形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1. 他蹲裆的模樣讓周圍的人感到尴尬和不舒服。
2. 在公共場所,注意維護自己的形象,避免出現蹲裆的情況。
與《蹲裆》相關的組詞有:
1. 褲裆:指褲子兩腿的中央部分。
2. 張開:形容物體敞開、展開的動作。
3. 姿勢:指身體的姿态或姿勢。
與《蹲裆》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張腿:指腿部向兩側分開。
2. 褲裆張開:指裆部因不合身的褲子而蹲下時分開。
沒有直接的反義詞,但可以使用“正襟危坐”來描述相反的姿勢,即形容端莊、嚴肅地坐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