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陽氣竭盡。陰陽家稱農曆十月戊戌日為絕陽之日諸事不宜。見《協紀辨方書.義例二》。2.謂陽氣隔絕。
1.陽氣竭盡。陰陽家稱農曆十月戊戌日為絕陽之日,諸事不宜。見《協紀辨方書·義例二》。
2.謂陽氣隔絕。《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上有絶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破陰絶陽,色廢脈亂,故形靜如死狀。”
關于詞語“絶陽”的詳細解釋如下:
陽氣竭盡
陽氣隔絕
補充說明:兩種釋義均圍繞“陽氣”展開,前者側重自然時序,後者關聯醫學或人體機能。需注意,現代語境下該詞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文化研究領域。
《絶陽》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太陽處于天空最高點,光線最強烈的狀态。也可以引申為形容某人積極、陽光、熱情、活力充沛的個性。
《絶陽》由「糸」和「昜」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糸」部表示絲繩,意味着細密、紐帶。而「昜」部則表示太陽光線,代表明亮、照耀。
《絶陽》一共有12個筆畫。
《絶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常被用來描述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和狀态。在古人眼中,太陽是晝夜交替的主宰,在極高的位置射出強烈的光芒,給人以力量和能量的感覺。
《絶陽》的繁體寫法是「絕陽」。
在古代,「絶陽」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金石文和篆書中,它的寫法可能會更加簡潔和古樸。
1. 他的性格絕陽,總是充滿活力。
2. 太陽終于升到了絕陽的位置,照亮了整個山谷。
1. 絕世陽光
2. 絕色陽台
3. 絕頂陽痿
1. 驕陽
2. 日光
3. 明媚
陰暗
昏暗
寒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