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ait]∶用咬或撕的辦法進行攻擊
當那幾隻狗去撕咬這隻獾的時候,它們一股勁兒地狂吠
(2) [worry]∶扯咬,尤指喉部
狼群撕咬綿羊
“撕咬”是一個動詞,通常指用牙齒咬住物體或肉體并用力撕裂的動作,具有攻擊性和破壞性。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意義
多用于描述動物捕獵或争鬥時的行為,如“獅子撕咬獵物”“鳄魚撕咬獵物頸部”。該動作強調牙齒的切割與撕扯,常伴隨血腥或暴力場景。
人類行為的比喻
可引申為激烈的攻擊或傷害行為,例如:
文學與情感表達
在文學作品中,常象征内心痛苦或精神折磨,如“悔恨日夜撕咬着她的心”。這種用法賦予動作以抽象的情感張力。
與近義詞的區分
注意: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例如“冷風撕咬着皮膚”是拟人化表達,而“狗撕咬玩具”則是字面描述。若涉及暴力或敏感内容,建議謹慎使用該詞彙。
撕咬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猛烈地咬或撕裂的動作。
撕咬的部首是扌(手),總共有10個筆畫。
《撕咬》一詞來源于漢語,是由「撕」和「咬」兩個字組成。
《撕咬》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撕咬」。
在古代,「撕咬」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沒有太大差異。
1. 那隻狗撕咬着骨頭,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2. 暴風雨撕咬着樹葉,使它們四散飛舞。
3. 孩子們撕咬着彼此的玩具,争奪地上的晚點。
1. 撕破:破壞、扯開。
2. 咬斷:用牙齒咬斷。
1. 咬傷:用牙齒咬而造成傷口。
2. 扯破:用力将物品分離或破裂。
3. 張牙舞爪:形容怒氣沖天、兇狠的樣子。
1. 撫摸:溫柔地用手輕輕地摩擦。
2. 擁抱:用雙臂緊緊地摟住。
3. 撫養:養育、照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