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罍的意思、大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罍的解釋

瓦罍。《周禮·春官·鬯人》:“凡祭祀社壝用大罍。” 鄭玄 注:“大罍,瓦罍。” 唐 王維 《逍遙谷宴集序》:“罇以大罍,烹用五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罍”是古代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義

“大罍”指一種大型的罍(léi),屬于古代盛酒或水的容器。其中“大”表示器物體積較大,“罍”為器皿名稱,常見于商周至戰國時期。

二、器物特征

  1. 形制分類

    • 圓形罍:斂口、廣肩、豐腹、圈足,肩部有環形或獸首耳(如戰國獸耳罍高30厘米,重9.6公斤)
    • 方形罍:小口、斜肩、深腹、帶蓋,蓋呈屋頂狀
  2. 紋飾工藝
    器身多飾饕餮紋、夔龍紋、蕉葉紋等繁缛紋樣,采用青銅、陶、原始青瓷等材質制作,體現莊重神秘的禮器特征。

三、功能與用途

四、文化演變

五、注意辨析

需注意中例句将“大罍”用作形容詞表示“規模大”屬于現代引申或誤用。傳統文獻中“大罍”特指器物,無抽象比喻義,此類用法不符合曆史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罍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指大而高的酒杯或酒器。它由共3個部首組成,分别是 "大"、"缶" 和 "網"。"大" 部首表示詞義,"缶" 部首表示物品的容器性質,"網" 部首表示字形。大罍的總筆畫數為19畫。 大罍一詞源自古代的禮器,古人在祭祀儀式中使用大罍侍奉神明。這個詞比較少在現代常用的漢字表中出現,所以在繁體字裡可能會很少見。 根據古代的漢字寫法,大罍的形狀也有所不同。在金文和大篆中,大罍的字形可能與現代稍有差異,但整體上保持了相似的外形。古代的漢字寫法在演變過程中會有些許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字形的輪廓。 以下是一個大罍的例句:"他們舉起大罍,慶祝這個特殊的場合。" 關于組詞,以大罍為基礎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例如:小罍、祭罍、醇罍等。 與大罍的近義詞可以是:大杯、大杯子、大酒杯等,它們形容的都是容量大的酒器。 目前我無法提供大罍的反義詞。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