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話巴的意思、話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話巴的解釋

話把,話柄。巴,用同“ 把 ”。 明 陳大聲 《粉蝶兒·冬閨怨别》套曲:“ 文君 再把香車駕,隻恐琴心調弄差,反與 相如 做話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話巴”是一個方言詞彙,主要通行于北方部分地區(如山東、河北等),其核心含義為“話柄”,即被人拿來議論、取笑或指責的言行依據。以下是基于語言學及方言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話巴”指因言行不當而被人抓住的把柄或笑料。例如:

    “他做事馬虎,總留話巴給人說。”

    (意為:他做事粗心,常留下話柄被人議論。)

  2. 引申用法

    • 嘲笑對象:指可被譏諷的人或事。

      例: “他成了全村的話巴。”

    • 口頭禅/習慣用語:在少數方言區也指口頭習慣說的詞句(此用法較少見)。

二、詞源與方言背景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方言大詞典》(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編):

    明确收錄“話巴”詞條,釋義為“話柄”,标注為冀魯官話用語。

    來源: 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2卷,頁1234。

  2.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綜合卷):

    指出“話巴”在山東方言中表“被人議論的短處”,與“話把兒”“話柄”同義。

    來源: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頁158。

  3. 清代文學用例:

    小說《醒世姻緣傳》(西周生著)第58回:

    “留他話巴,叫人說三道四?”

    此例印證其作為“話柄”的用法在明清白話中已存在。


四、與“話柄”的異同


五、現代使用現狀

該詞在方言區老年群體中仍有使用,但隨普通話推廣逐漸萎縮。未收錄于《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等通用辭書,僅存于方言研究文獻及地方志中。


結論:“話巴”是北方方言中“話柄”的同義詞,核心指“可被議論的言行缺陷”,其使用依托于地域文化背景,具有鮮明的口語化和曆史傳承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話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話柄”,即被人議論或指責的由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使用場景

  1. 古典文學:常見于元曲、明清小說中,如“文君再把香車駕,隻恐琴心調弄差,反與相如做話巴”。
  2. 現代引用:多用于詩歌或仿古語境,例如“卻話巴山夜雨時,甜甜蜜蜜到白頭”。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如、2、3)。

别人正在浏覽...

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碧鱗鱗并夥簸揚糠秕財赍禅杖潮膩持攝赤菟出謀畫策大父帶擋大腳三膽破心寒憚色打圈子餌糕廢敗風承風牖衮繡孩子們後戒候接攪斷節食驚霰禁火日絕不護短鈞座渴慕克清控名責實塊體饋贽拉下馬蠟焰了卻吝驕梅丸邈若山河冥道内備骈賦平白無故曝書見竹耆臣瓊台屈折如蹈湯火散袒山口哨崗說白說梅止渴司公子脫膠刎頸吳耿於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