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甲的意思、斂甲的詳細解釋
斂甲的解釋
猶束甲。整理盔甲,表示準備戰鬥。《左傳·定公九年》:“ 書 與 王猛 息。 猛 曰:‘我先登。’ 書 斂甲曰:‘曩者之難,今又難焉!’” 元 範梈 《蕲州城下晚泊及西方事平有喜作詩》:“戍人新斂甲,垂老幸時康。”
詞語分解
- 斂的解釋 斂 (斂) ǎ 收攏,聚集:斂錢。斂足(收住腳步,不住前進)。斂容。斂衣(用收集來的碎布制成的衣)。收斂。聚斂。 征收:橫征暴斂。 收束,約束:斂迹。斂手(.縮手,表示不敢恣意妄為;.拱手,表示恭敬)
- 甲的解釋 甲 ǎ 天幹的第一位,用于作順序第一的代稱:甲子。花甲(六十歲的人)。 居于首位的,超過所有其它的:甲等。 古代科舉考試成績名次的分類:一甲(名為“進士及第”);二甲(名為“進士出身”);三甲(名為“
網絡擴展解釋
“斂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釋義
- 字面意思:指整理盔甲、束緊戰甲,表示準備戰鬥的狀态。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多用于描述軍隊或戰士臨戰前的動作。
- 引申比喻:在部分語境中也可比喻結束戰鬥、退隱或收斂鋒芒(如提到“退隱山林”的用法,但需注意此為引申義,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
2.出處與例句
- 經典出處:最早見于《左傳·定公九年》,記載齊國将領書與王猛争論攻城順序時“斂甲”以示備戰決心。
- 後世用例:如元代範梈的詩句“戍人新斂甲,垂老幸時康”,通過戰後收甲的動作反映和平的到來。
3.使用場景
- 曆史軍事描寫:多用于古代戰争相關的文獻或文學創作,強調備戰或停戰的狀态。
- 現代引申表達:可借指收斂鋒芒、停止争鬥,例如“他斂甲歸隱,不再參與商界紛争”。
4.近義詞與關聯詞
補充說明
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古籍中的用法,可參考《左傳》等原始文獻(如、3的引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斂甲》的意思
《斂甲》是一個成語,意為收起武器,停止戰鬥。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斂甲》拆分為“斂”和“甲”兩個字。其中,“斂”的部首是攴,總筆畫數為11;“甲”的部首是田,總筆畫數為5。
來源
《斂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戰争時期。在古代戰争中,勝利者會讓敗者亮出手中的武器甲胄,作為勝利的象征。當戰争結束,雙方不再敵對時,敗者會被要求收起武器甲胄,表示停止戰鬥。
繁體
《斂甲》的繁體字為「斂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斂甲》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斂甲」。
例句
1. 在戰争結束後,雙方軍隊紛紛斂甲歸降。
2. 戰勝的一方溫和地要求對方斂甲,并盡量保護勝利果實。
組詞
斂財、斂迹、斂葬
近義詞
休戰、停戰、繳械、息戰
反義詞
鬥争、進攻、出擊、武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