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獨幕劇的意思、獨幕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獨幕劇的解釋

[one-act play] 整個劇隻有一幕,沒有換幕這一程式,適宜于情節簡單緊湊的劇情

詳細解釋

戲劇形式之一。全劇事件在一幕内完成。 曹禺 陳白塵 等《<獨幕劇選(五四、五五年)>序》:“獨幕劇和小型歌劇(戲曲)的體裁,形式短小,情節單純……它不是無選擇地描寫某個運動某個事件的全部過程中的一切細節,而是抓取具有典型特征的某一生活片斷和某一情節,加以戲劇性的表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獨幕劇的詳細釋義

獨幕劇指戲劇作品的一種結構形式,其核心特征為全劇情節在一幕之内完成,不進行分幕處理。相較于多幕劇,獨幕劇結構緊湊、情節集中,通常圍繞單一事件或矛盾沖突展開,演出時長較短,適合表現精煉的主題或生活片段。

一、核心定義與結構特征

根據《漢語大詞典》,獨幕劇是“戲劇作品的一種形式,全劇情節在一幕内完成,不換景或分幕”。其結構特點包括:

  1. 單幕結構:全劇僅有一個場景,通過情節推進自然收束,無需幕間轉換。
  2. 情節凝練:聚焦單一核心沖突,事件發展高度集中,如《壓迫》(丁西林著)通過租房矛盾展現社會議題。
  3. 時空統一:故事時間與空間相對固定,強化戲劇張力的即時性。

二、曆史淵源與藝術價值

獨幕劇起源于歐洲19世紀小劇場運動,20世紀初傳入中國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實踐載體。《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指出,其藝術價值在于“以短小篇幅反映深刻主題,兼具實驗性與大衆性”。例如田漢的《獲虎之夜》通過一夜間的家庭沖突,揭示封建禮教對青年的壓迫。

三、創作特點與功能

  1. 主題聚焦:擅長表現生活橫截面或特定矛盾,如社會諷刺、人性探讨等。
  2. 形式靈活:對舞台條件要求較低,便于校園、社區等非專業場景演出。
  3. 教育功能:因篇幅短小、沖突鮮明,常被用于戲劇教學與社會議題傳播。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3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第2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網絡擴展解釋

獨幕劇是戲劇作品的一種形式,其核心特征和内涵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闡述:

一、基本定義 指僅用單一幕次完成全部劇情的戲劇形式,完整呈現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戲劇結構。英文對應"one-act play",日語譯詞源自該英文術語,原意為"一次動作的戲"。

二、結構特點

  1. 時空限制:全劇在固定場景中完成,多數不換布景;
  2. 情節緊湊:沖突需快速展開并收束,常見戛然而止的結局設計;
  3. 體量精簡:篇幅短小,人物關系相對簡單,多聚焦單一核心矛盾。

三、曆史發展 • 雛形可追溯至17世紀莫裡哀的短劇創作 •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進入繁榮期,代表作如契诃夫《求婚》、辛格《騎馬下海人》 • 現代常作為戲劇訓練和小劇場演出形式

四、與多幕劇區别 對比多幕劇的複雜叙事和場景轉換,獨幕劇更強調聚焦性與即時沖擊力。二者構成戲劇創作中"簡"與"繁"的互補形态。

若需了解具體劇目案例或創作技巧,可查閱戲劇專業文獻獲取更系統的知識圖譜。

别人正在浏覽...

碧窗不落道殘臘草表晨戒殚洽逗樂兒咄叱飛屍封圻附炎诰敕各行各業弓弝供養關役後會無期花舌子火經護勇甲骨文艱服降壓郊澤精疲力竭幾深峻邁克治曠瘝款關款浃寬民狼顧鸢視闌圈樂藝曆聘漏脯充饑羅帏柰林納款牛拘暖室怕三怕四撇曳曲肱而枕诎體人面獸心融明若烹小鮮盛人說得過去熟食節戍屋吞符翕景未委煟煟舞輪仙倡襲故蹈常吸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