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脯充饑的意思、漏脯充饑的詳細解釋
漏脯充饑的解釋
漏脯:挂在檐下風幹的肉,因屋漏沾水而有毒。餓了吃腐爛發臭的幹肉。比喻隻顧眼前,不管後果。
詞語分解
- 漏脯的解釋 隔宿之肉。古人認為此肉為漏水沾濕,有毒,食之可緻人命。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故嗜酒者自抑於鴆醴,貪食者忍饑於漏脯。” 晉 葛洪 《抱樸子·微旨》:“漏脯救饑,鴆酒解渴,非不暫飽,而
- 充饑的解釋 吃東西解餓他帶了幾個燒餅,預備在路上充饑詳細解釋亦作“ 充饑 ”。進食解饑。 唐 長孫佐輔 《隴西行》:“射雁旋充飢,斧冰還止渴。” 元 李壽卿 《伍員 * 》第一折:“你将此飯與俺暫且充饑。”《
網絡擴展解釋
“漏脯充饑”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 拼音:lòu fǔ chōng jī
- 字面意思:用被屋檐漏水污染的腐肉充饑。
- 比喻義:比喻隻顧眼前利益或欲望,不顧嚴重後果,帶有明顯的短視和危險傾向。
出處與背景
- 文獻來源:出自晉代葛洪《抱樸子·嘉遯》:“咀漏脯以充饑,酣鸩酒以止渴也。”。
- 曆史背景:古人将肉懸挂檐下風幹(稱“脯”),若遇屋漏雨水浸染,肉會腐敗生毒,食後可能緻命。成語借此現象警示“貪小利而緻大害”。
用法與特點
- 感情色彩:貶義,多用于批評短視行為。
- 語法功能:作賓語、定語,如“這種行為無異于漏脯充饑”。
- 近義詞:飲鸩止渴、剜肉補瘡。
- 反義對比:與“深謀遠慮”“未雨綢缪”等形成鮮明對照。
使用場景舉例
- 經濟決策:為短期收益過度開發資源,忽視環境破壞。
- 個人行為:借貸高利貸解決眼前困難,導緻債務危機。
注意
- 個别資料(如)将其解釋為“用零碎食物充饑”,可能與實際含義存在偏差,需結合主流釋義理解。
- 成語結構為“主謂式”,強調行為與後果的直接關聯。
如需進一步分析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或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漏脯充饑》的意思
《漏脯充饑》是一個成語,形容生活貧困,吃不飽肚子,隻能靠一些細微的食物填飽肚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漏脯充饑》的拆分部首為⺼、⺍,筆畫總計為16。
來源
《漏脯充饑》最早出現在《左傳》這部古代史書中。
繁體
《漏脯充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充”寫作“充”和“滁”,“飢”寫作“饑”。
例句
他家境貧寒,每天隻能以幾片漏脯充饑。
組詞
1. 漏脯:形容細小的食物
2. 充饑:填飽肚子
近義詞
以細食充饑
反義詞
飽食終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