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漏脯充饑的意思、漏脯充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漏脯充饑的解釋

漏脯:挂在檐下風幹的肉,因屋漏沾水而有毒。餓了吃腐爛發臭的幹肉。比喻隻顧眼前,不管後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漏脯充饑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警示意義的成語,字面指用有毒的肉幹充饑,比喻用有害的方法解決眼前問題而忽視嚴重後果。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1.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抱樸子·外篇·嘉遯》:“咀漏脯以充饑,酣鸩酒以止渴也。”(《抱樸子》卷三),後收錄于《漢語大詞典》,形容“飲鸩止渴”的短視行為(《漢語大詞典》第12卷)。

  2. 字詞分解

    • 漏:古義指屋檐滴下的雨水,引申為“滲漏”,如《說文解字》釋“漏,以銅受水,刻節,晝夜百刻”。
    • 脯:原指肉幹,《古代漢語詞典》注“脯,幹肉也”(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 漏脯:特指被雨水浸泡後腐敗生毒的肉幹,《漢語成語大詞典》稱其“古人認為屋檐水有毒,浸漬肉脯可緻人死”(中華書局,2002年版)。
  3. 引申與使用

    成語強調“為解一時之急反招災禍”,多用于勸誡不可貪圖眼前利益而忽視隱患。例如《中華成語典故》引清代李汝珍《鏡花緣》用例:“如此作為,豈非漏脯充饑、飲鸩止渴?”(中華書局,2019年版)。

  4. 現代啟示

    該成語在現代語境中常類比經濟、生态等領域中“犧牲長遠利益換取短期效益”的行為,被《新華成語詞典》列為“具有現實教育意義的古語”(商務印書館,2020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漏脯充饑”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出處與背景


用法與特點

  1. 感情色彩:貶義,多用于批評短視行為。
  2. 語法功能:作賓語、定語,如“這種行為無異于漏脯充饑”。
  3. 近義詞:飲鸩止渴、剜肉補瘡。
  4. 反義對比:與“深謀遠慮”“未雨綢缪”等形成鮮明對照。

使用場景舉例


注意

如需進一步分析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或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鏖突把風缤紛不知頭腦采效蠶書超類絶倫疢疾充粹充任摴博春霖畜眼膽子跌腳槌胸洞猺奪官奮亢更王功能陶瓷公拟昏罔賤同嬌生慣養肌覺厥尾劇評铐子跨山壓海闊步苦槠淩朁梨圈六博落解粥明效大驗墨黑耐辛苦毗邪青海求見權族濡澤桑榆商訂生産身首事要疏義松隧素祇逃人統戰文宿無惡不造霞服纖麗嫌責謝康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