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遊曆天下以求聘用。 唐 杜甫 《早發》詩:“薇蕨餓 首陽 ,粟馬資歷聘。” 仇兆鳌 注:“舊注, 蘇秦 、 張儀 歷聘六國,諸侯皆以粟馬迎之。” 宋 葉適 《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所至輒攜門生十數人,習為 春秋 、 戰國 之态,妄希 孔 孟 歷聘之風。” 宋 姜夔 《鹧鸪天》詞:“曾共君侯歷聘來,去年今日踏莓苔。”
“曆聘”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曆聘(拼音:lì pìn)指“遊曆天下以求聘用”。該詞由“曆”和“聘”二字構成:
宋代姜夔在《鹧鸪天》中寫道:“曾共君侯曆聘來”,以“曆聘”暗喻士人追隨權貴謀求發展的經曆。
《漢語大詞典》及《辭海》均将其釋義為“遊曆天下以求聘用”,強調主動尋求機遇的行為特質。
曆聘(lì pìn)是一個常見的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曆”和“聘”。
“曆”字的拆分部首是“廠”,它的筆畫數是5;而“聘”字的拆分部首是“耳”,它的筆畫數是13。
“曆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指的是某人在一段時間内連續被雇傭、任用或聘用,既可以用于工作崗位,也可以用于學術研究。在現代漢語中,它通常指的是一個人在某個單位或機構中連續工作多年。
《曆聘》的繁體字為「歷聘」。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寫作“歷聘”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似,隻是字形上存在一些差異。例如,“曆”字在古代常用的寫法是“歷”而非現代的“廠”。
1. 他在這家公司已經曆聘了十年了。
2. 這位教授被大學曆聘為客座教授。
“曆聘”可以和其他詞彙組合成不同的詞組:
與“曆聘”意思相近的詞彙有:
與“曆聘”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