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叩關。《史記·商君列傳》:“ 由餘 聞之,款關請見。” 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款,叩也。”
(2).猶款塞。《南齊書·高帝紀上》:“遐方款關而慕義,荒服重譯而來庭。” 明 張居正 《遼東大捷辭免加恩疏》:“西虜驚心,益謹款關之約。”
(3).叩門。 唐 元稹 《春日》詩:“款關一問訊,為我披衣裳。” 清 樂鈞 《耳食錄·李齊娘》:“ 桃源 羅敬之 ,弱冠客 嶽州 ,夜有女子款關而入,年可十八6*九。”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款關漢語 快速查詢。
“款關”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叩關(敲擊關門)
指古代通過敲擊關門請求進入或通行的行為,常用于外交或軍事場景。例如《史記·商君列傳》記載“由餘聞之,款關請見”(),即通過叩關表達求見之意。
款塞(外族歸附通好)
引申為邊疆民族主動與中原政權建立友好關系。如《南齊書》提到“遐方款關而慕義”,形容遠方民族因仰慕中原文化而主動歸附()。
叩門(敲門)
字面意義上的敲門動作,多見于文學作品。例如唐代元稹《春日》詩“款關一問訊,為我披衣裳”,以及清代小說《耳食錄》中“夜有女子款關而入”()。
補充說明
《款關》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贊賞、贊美”。
《款關》這個詞的第一個字“款”是“木”字旁,它的拆分部首是“木”,總共有7畫;第二個字“關”是“門”字旁,它的拆分部首是“門”,總共有6畫。
《款關》這個詞最早出自《列子·仲尼篇》:“客有受師之道而不敬其師者,有受禦之道而不敬其馬者,有受事主之道而不敬其主者。故曰:無敬無以要害。”這裡的“無敬無以要害”就是對《款關》的使用。
《款關》的繁體寫法為「歡關」。
古時候《款關》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沒有太大變化。
以下是幾個使用《款關》的例句:
組詞:款待、贊賞、崇敬
近義詞:賞識、敬佩
反義詞:批評、責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