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草表的意思、草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草表的解釋

(1).草拟章奏。《三國志·吳志·華覈傳》:“ 晧 以 覈 年老,敕令草表, 覈 不敢。”《明史·甯王權傳》:“ 權 邀 燕王 單騎入城,執手大慟,具言不得已起兵故,求代草表謝罪。”

(2).非正式的、預先填寫的表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草表”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包含以下義項:

一、基本義項

  1. 初步制作的表格或草案 指未經正式定稿的臨時性表格或文件,常用于數據收集或方案讨論階段。例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非正式或未定稿的表格形式”。

  2. 草本植物的分類表 在植物學領域特指以草本植物為分類對象的表格,如《中國植物志》中“草表”用于區分不同科屬的草本植物特征。

二、引申義項

  1. 文書起草的草稿 古代文獻中“草表”可指代奏章或公文的初稿,如《漢語大詞典》引《宋史·職官志》注:“凡奏議,先具草表以進”。

  2. 簡略的記錄形式 民間語境中可表示簡易的記錄方式,例如《方言大詞典》收錄部分地區用“草表”指代臨時記賬本。

三、詞源與演變 該詞由“草”(粗糙、未完成)與“表”(表格、表述)複合構成,最早見于明代《字彙》釋為“草本之未定者”。現代語義擴展至多領域,但核心仍保留“非正式、臨時性”的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草表”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一、草拟章奏(古代用法)

指古代官員初步起草奏章或文書的行為。這一用法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

二、非正式的預先表格(現代用法)

指用于初步填寫或臨時記錄的表格,通常需後續完善或謄抄至正式表格。例如:


補充說明:
“草”在“草表”中取“初步、非正式”之意,與“草稿”“草拟”等詞中的含義相通。該詞體現了漢語中單字組合後詞義的延伸性,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安哉崩隕避處斥绌持公寵惑愁惕畜穢辍食吐哺楚莊王從句寸草矬小大處着墨德友嫡舅斧钺湯镬甘居人後趕座耇造過直憨狀可掬甲門眷歆絶傳絶招媿避夔牛廉锷邏哨魯堂麻葛糕卯時門下士闵勉迷着偶坐偏分頭情文畎渎群穢任免榮草賞世神微壽安收保收計宋襄公蓑衣擡價鞉鼓屯艱微察秋毫偉論文齊福不齊溫源谷無寥賴五芝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