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供養的意思、供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供養的解釋

(1) [supply]∶給…提供生計,贍養

我一定供養你

(2) [provide for the needs and comforts of one's elders]∶供給長輩或年長的人生活需要

供養老人

(3) [feed;raise]∶飼養,養活

就是它們,供養着幾百億噸級的海洋動物,是真正的海洋牧草。——《海洋與生命》

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長,每隻工蜂都願意用采來的花精供養它。——《荔枝蜜》

詳細解釋

(1).指奉養的物品。《戰國策·韓策二》:“臣有老母,家貧,客遊以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養親。親供養備,義不敢當 仲子 之賜。”《禮記·月令》:“﹝季秋之月﹞收祿秩之不當,供養之不宜者。” 鄭玄 注:“熊蟠之屬。”

(2).培養,滋養。《左傳·昭公十二年》:“内外倡和為忠,率事以信為共,供養三德為善。”

(3).贍養,侍奉。《漢書·翟方進傳》:“身既富貴,而後母尚在, 方進 内行修飾,供養甚篤。” 晉 李密 《陳情事表》:“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明 都穆 《都公談纂》卷上:“ 潞公 吳夫人 尚在,年已八十,瞽雙目,無人供養。”

(4).泛指養活。《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焦大郎 ﹞盡心竭力,供養着他兩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難道皇帝不也是要百姓們供養。”

(5).奉祀;擺設供品。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中元節》:“十五日供養祖先素食。”《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 張學究 夫妻兩口兒,打點祭物,同 安住 去墳上祭掃;到墳前,将祭物供養。”

(6).指供品。《西遊記》第四五回:“想是 三清爺爺 聖駕降臨,受用了這些供養。”

(7).佛教稱以香花、明燈、飲食等資養三寶(佛、法、僧)為“供養”,并分財供養、法供養兩種。香花、飲食等為財供養;修行、利益衆生叫法供養。供養就是禮佛,或施舍僧人、齋僧的意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供養”一詞的含義需結合讀音和語境進行區分,主要包含以下兩個層面的解釋:

一、普通用語(讀音:gōng yǎng)

  1. 基本含義
    指提供生活所需,如贍養、撫養或飼養。例如:

    • 贍養父母:如《戰國策》中提到“供養備,義不敢當仲子之賜”,即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
    • 撫養後代或飼養動物:如“供養幾百億噸級海洋動物”的描述。
  2. 延伸意義
    廣義上可表示對長輩或需關懷者的物質與精神支持,如“供養老人”不僅指經濟供給,也包含情感層面的尊重和照顧。


二、宗教術語(讀音:gòng yǎng)

  1. 佛教中的定義
    指對佛、法、僧三寶的供奉,分為三類:

    • 利養供養:衣物、卧具等實用物品;
    • 恭敬供養:香、花、幡等象征性供品;
    • 行供養:通過修行佛法表達虔誠(如持戒、行善)。
  2. 深層内涵
    強調“心行”的重要性,即物質供奉需結合内在修行,如《十地經論》提到“三輪體空”(無施者、受者、施物),體現對供養本質的超越性理解。


三、使用注意

總結來看,“供養”一詞在不同場景中既可以是世俗的贍養行為,也可指向宗教儀式中的虔誠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供養

供養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人”和“共”。它的總筆畫數為8畫。

“供養”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信仰。在佛教、道教等宗教中,指的是向神佛或先祖獻上食物、物品等,以示敬意和虔誠,以及為其提供所需的生活物資。現代社會中,供養還可以泛指對人或動物提供生活所需,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健康。

在繁體字中,供養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古代的供養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些差異,不過基本結構依然相似,由“共”字部和“人”字部組成。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供養的字形可能有一些變化,但整體上保持了相似的結構。

一些關于“供養”的例句如下:

  1. 每天清晨,他們會供養一些食物和鮮花給祖先。
  2. 他經常供養貧困地區的孤兒院,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3. 通過供養動物,他展現了他對大自然的尊重和關懷。

一些與“供養”相關的組詞有:

與“供養”意思相對的詞語是:

以上就是關于“供養”的一些簡要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