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督護歌的意思、督護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督護歌的解釋

南朝 宋 吳 聲歌曲名。《宋書·樂志》:“《督護歌》者, 彭城 内史 徐逵之 為 魯軌 所殺, 宋高祖 使府内直督護 丁旿 收殮殯埋之。 達之 妻, 高祖 長女也,呼 旿 至閤下,自問歛送之事,每問輒歎息,曰:‘ 丁督護 !’其聲哀切,後人因其聲,廣其曲焉。” 清 錢謙益 《答越卓凡憲副》詩:“我欲為君歌《督護》,夜闌酹酒向鈎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督護歌是中國古代樂府詩的一種體裁,起源于南朝時期,屬于《清商曲辭》中的吳聲歌曲範疇。該名稱源自南朝軍事職官“督護”,最初為送别将領出征時演唱的軍旅歌曲,後逐漸演變為表達離别情感與征人思鄉的民間歌謠。

從文學特征分析,督護歌多以五言四句為基本結構,語言風格質樸剛健,常用“督護初征時”“聞歡去北征”等起興句式。其内容多反映戰争背景下民衆的離散之苦,例如《丁督護歌》中“願作石尤風,四面斷行旅”的意象,生動展現了南朝時期頻繁戰亂對百姓生活的影響。

據《樂府詩集》卷四十五收錄,現存督護歌作品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編纂的樂府詩總集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宋武帝劉裕時期創作的《丁督護歌》五首。這些作品通過征人視角,既體現了南朝樂府“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的藝術特色,也為研究南北朝社會風貌提供了重要文學史料。

從音樂形态考察,督護歌原本配有特定曲調,《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其“聲節悲壯”,這種音樂特征與歌詞内容形成呼應,共同構建出沉郁蒼涼的審美意境。隨着時代演變,唐代文人拟作逐漸弱化其軍事屬性,轉而強化抒情特質,李白等詩人曾以此題進行再創作。

網絡擴展解釋

“督護歌”是南朝宋時期的一首吳聲歌曲,後演變為樂府詩題。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曆史起源 據《宋書·樂志》記載,該歌曲源于彭城内史徐逵之被魯軌殺害事件。宋高祖派督護丁旿處理喪葬事宜,徐逵之妻(高祖長女)在詢問葬禮細節時反複哀歎“丁督護”,其聲凄切。後人據此創作了《督護歌》,成為南朝樂府詩的重要題材。

二、文學特征 • 屬于南朝“吳聲歌曲”體系,具有江南民歌風格 • 現存多為五言四句體式 • 主題多表現哀怨之情,如《丁督護歌》中“聞歡去北征,相送直渎浦”等句

三、語義演變 部分現代解釋引申為“通過歌曲形式督促履職”,這可能是基于“督護”官職職能産生的聯想,但需注意:該引申義并非原始含義,而是當代對詞語的再解讀。

建議考證方向:若需深入研究,可參考《樂府詩集》《宋書·樂志》等古籍,重點關注南朝樂府與吳地民歌的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哀情谙識百全計白水真人綁拖北苑妝炳靈布疋慚伏長塗吃不住寵存點抹雕玉董狐之筆碓擣恩勤二重根蕃人夫皁狗國棺柩畫皷渙鱗換腦筋滑嘴活落椒杯結伴寄名鎖計深慮遠具備開編卡剌特款東拉拉扯扯蘭亭春老太爺履迹門戶冊貧婦千姿百态齊宮清球七十二營取巧熱障式幹矢如雨下拾襲順杆爬吐飯成蜂衛賜烏愛無躁象棋相映成趣消泯小尉遲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