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不固執。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三二出:“那 勝花娘子 一意要嫁狀元,那 張狀元 心下好不活落。”《醒世姻緣傳》第八十回:“你隻有這個活落口氣,我就好替你講了。”
活落(huó luò)是漢語方言詞彙,主要流行于吳語區(如上海、蘇州等地),其核心含義為“靈活、松動或可活動”,具體釋義如下:
(物體)不牢固,可晃動
指物體連接處未完全固定,存在松動或可活動的狀态。
例:榫頭有眼活落,要修一修。(榫頭有些松動,需要修理。)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第3卷,第3217頁。
(處事)靈活變通
形容為人處世不拘泥于規則,善于隨機應變。
例:伊做事體活落,交關會看山水。(他做事靈活,很懂得察言觀色。)
來源:《吳方言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5年)第156頁。
與“活落”同義,在吳語中常混用,但“活絡”更側重“通暢、靈活”(如“筋骨活絡”)。
來源:《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綜合卷。
主要見于上海話、蘇州話等吳語分支,屬區域性高頻詞彙,現代标準漢語較少使用。
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出版,收錄“活落”為方言詞,釋義為“松動;不固定”。
錢乃榮編著,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年,标注“活落”為典型吳語詞彙。
(注:因權威詞典線上版需訂閱訪問,此處僅标注紙質版來源。如需查閱原文,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官方電子資源平台獲取。)
“活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古代文獻引用:
詞性特點:
以上信息綜合自《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例句均标注原始出處。
粲如産門敕號崇飲觸點垂統出景刍摩啖齧都坐堕慢耳順之年惡聲匪盜宮舍古北口古典主義古賦龜繇悍激好受呼哈惑易家活暌遠老悖老駕利口馬鞍鞒沔沔渺渺磨動慕尼黑政策木獺偏遠清灰冷竈瓊立旗物人工免疫如夢令喪魂失魄廈宇氏號式闾十親九故石絨説不清四部書祀田夙好探求撻市痛快驒騱忘筌衛夫人文牒武鄉試瑕點鹹浸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