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督护歌的意思、督护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督护歌的解释

南朝 宋 吴 声歌曲名。《宋书·乐志》:“《督护歌》者, 彭城 内史 徐逵之 为 鲁轨 所杀, 宋高祖 使府内直督护 丁旿 收殮殯埋之。 达之 妻, 高祖 长女也,呼 旿 至閤下,自问歛送之事,每问輒叹息,曰:‘ 丁督护 !’其声哀切,后人因其声,广其曲焉。” 清 钱谦益 《答越卓凡宪副》诗:“我欲为君歌《督护》,夜阑酹酒向钩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督护歌是中国古代乐府诗的一种体裁,起源于南朝时期,属于《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曲范畴。该名称源自南朝军事职官“督护”,最初为送别将领出征时演唱的军旅歌曲,后逐渐演变为表达离别情感与征人思乡的民间歌谣。

从文学特征分析,督护歌多以五言四句为基本结构,语言风格质朴刚健,常用“督护初征时”“闻欢去北征”等起兴句式。其内容多反映战争背景下民众的离散之苦,例如《丁督护歌》中“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的意象,生动展现了南朝时期频繁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据《乐府诗集》卷四十五收录,现存督护歌作品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总集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宋武帝刘裕时期创作的《丁督护歌》五首。这些作品通过征人视角,既体现了南朝乐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的艺术特色,也为研究南北朝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文学史料。

从音乐形态考察,督护歌原本配有特定曲调,《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其“声节悲壮”,这种音乐特征与歌词内容形成呼应,共同构建出沉郁苍凉的审美意境。随着时代演变,唐代文人拟作逐渐弱化其军事属性,转而强化抒情特质,李白等诗人曾以此题进行再创作。

网络扩展解释

“督护歌”是南朝宋时期的一首吴声歌曲,后演变为乐府诗题。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历史起源 据《宋书·乐志》记载,该歌曲源于彭城内史徐逵之被鲁轨杀害事件。宋高祖派督护丁旿处理丧葬事宜,徐逵之妻(高祖长女)在询问葬礼细节时反复哀叹“丁督护”,其声凄切。后人据此创作了《督护歌》,成为南朝乐府诗的重要题材。

二、文学特征 • 属于南朝“吴声歌曲”体系,具有江南民歌风格 • 现存多为五言四句体式 • 主题多表现哀怨之情,如《丁督护歌》中“闻欢去北征,相送直渎浦”等句

三、语义演变 部分现代解释引申为“通过歌曲形式督促履职”,这可能是基于“督护”官职职能产生的联想,但需注意:该引申义并非原始含义,而是当代对词语的再解读。

建议考证方向:若需深入研究,可参考《乐府诗集》《宋书·乐志》等古籍,重点关注南朝乐府与吴地民歌的关系。

别人正在浏览...

昂黛白板天子白蕖班次策名就列宠奬筹略打饥荒宕往达志都厅掇采耳目鳄鱼扳手芳懿風浪封瘗覆露怪言豪赫花蕾缓贫悔恨交加骄汰舅氏巨公旷志稛载黎刀埒名离娄眉开眼笑密微微木骨黏补泥糊糊瓯卜庞统骥判押敲碁清水无大鱼杞人忧天驱盗热嘈嘈仁义之师柔调赡家摄服省敛擿抉细微橦花往诰枉却未知数鰛鲸蜗睆线圈仙人担小围奊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