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嫁。 漢 劉向 《列女傳·息君夫人》:“ 楚王 出遊,夫人遂出見 息君 ,謂之曰:‘人生要一死而已,何至自苦,妾無須臾而忘君也,終不以身更貳醮。’”
“貳醮”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分析:
詞義解析
文獻例證
漢代劉向的《列女傳》是最早使用該詞的典籍之一,明确将“貳醮”與再嫁行為關聯,反映古代社會對女性貞節的觀念。
部分資料(如、5)提到“貳醮”指“第二次盛大祭祀”,但這類解釋的權威性較低,且缺乏直接文獻支撐。推測可能與“醮”字的多義性有關(如道教設壇祭祀),但主流詞典及古籍用例均以“再嫁”為核心義項。
“醮”本為婚禮儀式,後衍生出“婚姻”含義(如“再醮”即再婚)。而“貳”強調次數,組合後強化了“二次婚姻”的指向性。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主要用于曆史文獻研究。
結合權威資料,“貳醮”應優先解釋為“再嫁”,其語義源自古代婚俗與禮制。若需引用祭祀相關釋義,需謹慎考據文獻來源。
《貳醮》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的意思是指宗教儀式或慶典中進行的第二次祭祀儀式。
《貳醮》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貝部(貝字旁)和酉部(酉字旁)。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2畫,其中貝部為7畫,酉部為5畫。
《貳醮》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它的前一個字“貳”意為“二”,表示“第二次”的意思;而後一個字“醮”則指宗教儀式的祭祀。這個詞在繁體中書寫為「貳醮」。
在古代,貳醮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貳醮的寫法為「二又貝也,酉者灑也」。這個寫法強調了“二”和“酉”字的含義,用形象的方式表達了祭祀儀式的灑掃動作。
1. 今天是貴宗第二次貳醮,我們要保持莊嚴肅穆的儀态。
2. 據說這座寺廟每年都會舉行一次貳醮,吸引了很多信衆前來參加。
衍生詞:貳次、貳心、醮會
貳次、次奧、再度
首醮、初醮、初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