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話的意思、土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話的解釋

[local,colloquial expressions;patois] 當地使用的方言。也叫“土語”

詳細解釋

小地區内使用的方言。也叫土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二回:“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人,這裡 上海 有一句土話,叫甚麼‘書毒頭’,就是此邊説的‘書呆子’的意思。” 謝覺哉 《書同文·語同音》:“談談講話罷!有這麼一種習慣,同鄉人見面,要講土話,否則是‘賣祖’。” 張恨水 《八十一夢》第十夢:“ 魏法才 果然向那人說了幾句土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土話(tǔhuà)是漢語中特指某一地區民衆日常使用的、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口頭語言形式。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語言學研究成果,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核心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

土話:指某一地區的地方話,多用于口語,與标準語相對。

其特點為通行範圍小、語音詞彙獨特,常反映特定地域的文化習俗。

《漢語大詞典》進一步闡釋:

土話是方言的口語變體,通常未形成規範的文字系統,主要在非正式場合或特定人群中使用。


二、詞源與構成

  1. 字義溯源:

    “土”本義指“土地”,引申為“本地的”;“話”即言語。二字組合強調語言的地域依附性。

  2. 語言層級:

    在方言體系中,土話屬于最基層的口語形式,比“方言”(如粵方言、吳方言)範圍更小,常見于村落或小片區域。


三、特征與區别

  1. 典型特征:

    • 區域性:僅限小範圍使用(如村落、鄉鎮);
    • 非正式性:多用于日常交際,極少見于書面文本;
    • 存古性:保留古漢語詞彙或語法(如閩南土話中的“鼎”表“鍋”);
    • 變異性:相鄰地區土話可能存在顯著差異。
  2. 與相關概念區分:

    • 方言:覆蓋較大地理範圍(如省級),有系統化的語音、語法規則;
    • 俚語:側重特定群體(如行業、年齡層)的流行用語,非地域性概念;
    • 普通話:國家通用語,具有法定規範标準。

四、文化價值與保護

土話承載地方文化基因,如民俗稱謂(湘西土話稱“彩虹”為“龍吃水”)、歌謠諺語等。語言學家呼籲通過田野調查、語音建檔等方式保護瀕危土話。例如浙江溫嶺的“箬山土話”已被列入地方保護名錄。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羅竹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王士元. 《語言學通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9.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實施規範》, 2020.
  5. 國務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1.

網絡擴展解釋

“土話”指在特定區域内使用的方言,尤其常見于農村或郊區,與城市标準發音差異較大,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基本概念

土話是某一地區(尤其是農村或郊區)居民日常交流中使用的地方性語言。它屬于非标準化的語言形式,未經過系統性規範,與普通話或官方語言存在顯著差異,例如發音、詞彙等。

2.特點

3.例句與用法

4.相關概念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地區的土話案例(如宜昌話),可參考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哺糟不中用超今絕古赤口燒城赤老寵敬辭餐大獎賽颠張雕饬鼎鋸頂趟動用飛揚風止焚擲撫鎮割哀公侯幹城躬先士卒購物鈎嬰慣竊瑰富話白懷協教典金镳玉辔井遂凱澤苛克快牛枯空喇夥兩珥連污鄰篴嫚逆摩拭皮實慶壽宂渎入靜喪律掃晴婦詩谛蜀彩殊形松谷庵宿鐵刀檀蘂調笑令貼庫托墨崴魁帷毂僞字襄禮詳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