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始卒的意思、始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始卒的解釋

猶始終。開始和終止。《莊子·寓言》:“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萃若環,莫得其倫。”《後漢書·傅毅傳》:“密勿朝夕,聿同始卒。” 李賢 注:“卒,終也。言朝夕黽勉,終始如一也。” 章炳麟 《革命道德說》:“是故每立一會,每建一事,未聞其有始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始卒是漢語中由"始"與"卒"構成的複合詞,具有雙重語義維度:

一、本義解析 "始"字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義為"開端、起始",《說文解字》訓作"女之初也",引申為事物的初始狀态;"卒"字據《古代漢語詞典》有"終結、完畢"之義,《爾雅·釋诂》注為"終也"。二字組合形成"開始與終結"的完整過程,常指事物發展的首尾階段。

二、典籍用例 該詞多見于先秦典籍,如《莊子·寓言》載:"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描述事物循環往複的狀态;《禮記·檀弓》有"君子念始卒者",鄭玄注雲"謂生死始終之事"。在漢代《淮南子·要略》中出現"窮逐終始之化,究達性命之情"的用法。

三、哲學意涵 在道家典籍中,"始卒"常被賦予哲學思辨色彩,《莊子集釋》将其闡釋為"無端之循環",指代宇宙運行規律。儒家經典則多用于強調禮儀制度的完整性,如《儀禮注疏》所述"禮有始卒,所以立人紀"。

四、現代語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列為古語詞,釋義為"事情的開端和結局"。在當代學術研究中,該詞仍用于哲學、史學領域,如《中國哲學史新編》中論及"始卒相應"的時空觀。

網絡擴展解釋

“始卒”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shǐ zú,其核心含義指事物的開始與終止,強調從始至終的完整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始”指開始,“卒”指結束,合起來表示事物的全過程,即“始終”或“自始至終”。常用于描述事件、行為或狀态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二、出處與例句

  1. 古典文獻

    • 《莊子·寓言》:“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 (意為萬物循環更替,始終如環,無始無終)。
    • 《後漢書·傅毅傳》:“密勿朝夕,聿同始卒。” 李賢注:“卒,終也。言朝夕黽勉,終始如一也。” (強調始終如一的态度)。
  2. 近現代用法
    章炳麟在《革命道德說》中批評:“未聞其有始卒”,指某些行為缺乏始終如一的堅持。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莊子》《後漢書》等典籍,或查閱漢典、查字典等權威釋義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暴謾備豫閉影不好惹才智茶花女蟬翅拓朝恩騁誇澄岚沖閑欻吸頓足不前獨志翻卻非辟改天換地稿約宮儲宮鑰關弓龜毛兔角龜筮還酬駻突河山之德弧光燈昏眊江雪郊陌借讀譏禁進道經濟危機鞙鞙開動老衲李鴻章吏能陵架厲祟馬溜船内城京靴頻道撲朔青梅煮酒請降鵲鏡如常儒門剩餘價值事分水枕私設公堂送官攤征忘八羔子無官一身輕香葉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