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梁體的意思、柏梁體的詳細解釋
柏梁體的解釋
七言古詩的一種。相傳 漢武帝 在 柏梁台 上和群臣共賦七言詩,人各一句,每句用韻,後人謂此體為柏梁體。 清 趙翼 《陔馀叢考·柏梁體》:“ 漢武 宴 柏梁臺 賦詩,人各一句,句皆用韻,後人遂以每句用韻者為柏梁體。然《柏梁》以前如 漢高 《大風歌》、 荊卿 《易水歌》……可見此體已久有之,不自《柏梁》始也。但聯句之每句用韻者,乃為 柏梁 體耳。”參閱《古文苑·柏梁詩》。
詞語分解
- 柏的解釋 柏 ǎ 常綠喬木,葉鱗片狀,結球果,有“扁柏”、“側柏”、“圓柏”、“羅漢柏”等多種。木質堅硬,紋理緻密。可供建築及制造器物之用: 露(柏樹上的露水,據說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姓。 柏 ó 〔
網絡擴展解釋
柏梁體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特殊形式,其核心特征和背景如下:
1.起源與典故
柏梁體相傳起源于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在長安未央宮内建造柏梁台,并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在此與群臣聯句賦詩。參與者每人作一句七言詩,句句押韻,後人将這種形式稱為“柏梁體”。
2.形式特征
- 押韻規則:每句均押平聲韻,且全篇不換韻,與後世七言詩隔句押韻的規則不同。
- 聯句創作:由多人合作完成,每人作一句,形成聯句詩,内容多為宮廷應制題材。
3.曆史地位
- 柏梁體是七言詩的早期形式,被視為七言古詩的先河。南北朝後,七言詩逐漸演變為隔句用韻,柏梁體則成為一種特殊詩體。
- 清代學者趙翼考證指出,類似句句押韻的詩歌(如漢高祖《大風歌》)在柏梁體之前已存在,但聯句形式始于柏梁台。
4.代表作品
《柏梁詩》是典型代表,傳為漢武帝與群臣共作,共26句,内容涉及官職職責與宮廷生活,如“日月星辰和四時”“骖駕驷馬從梁來”等。
5.後續演變
鮑照之前的七言詩多沿用柏梁體句句用韻的規則,但此後逐漸被隔句用韻取代。唐代杜甫等詩人偶用此體,但已非主流。
柏梁體以句句押韻、聯句創作為核心特征,是七言詩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反映了早期詩歌創作的集體性與韻律實驗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嗨!《柏梁體》是一個描述漢字書寫風格的術語,估計你是對這個詞很感興趣,那我就來幫你解答相關問題吧!
柏梁體是由兩個部分組成——柏部和梁部。柏的部首是木,梁的部首是木。它們的筆畫分别是5畫和7畫。
柏梁體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蔔辭的書寫風格,主要用于刻寫祭祀、蔔筮等儀式文書。在繁體字中,通常被稱為「柏樑體」。
在古時候,漢字以隸書書寫,而柏梁體正是其中之一。它采用筆畫圓潤、線條流暢的特點,形象地呈現出嶄新的書寫風格。
這裡給你一個簡單的例句來幫你理解柏梁體的應用:「柏梁書風優雅,書寫起來非常順手。」
除了柏梁體,還有許多不同的書寫體系,比如楷書、行書、草書等。這些體系是漢字書寫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具體跟柏梁體關聯性不大。但你可以嘗試通過組合其他詞彙來創造自己的獨特組詞,或是查閱相關資料,找到柏梁體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我隨時可為你提供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