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朱筆。《初學記》卷二十引 三國 吳 謝承 《後漢書》:“ 盛吉 為廷尉,每至冬節,罪囚當斷,妻夜執燭, 吉 持丹筆,夫妻相對,垂泣決罪。” 唐 劉知幾 《史通·點繁》:“昔 陶隱居 《本草》,藥有冷熱味者,朱墨點其名; 阮孝緒 《七録》,書有 文德殿 者,丹筆寫其字。” 宋 陳師道 《寄晁以道》詩:“須子五千卷,丹筆校黃本。”
(2).猶史筆。《隋書·儒林傳·劉炫》:“數忝徒勞之職,久執城旦之書,名不挂於白簡,事不染於丹筆。”
關于“丹筆”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丹筆指用朱砂制成的紅色筆,本義為“朱筆”。其名稱源于丹色(紅色),常用于古代文書、法律判決或重要典籍的批注标記,具有權威性和莊重性。
曆史用法
文化象征
丹筆不僅是一種書寫工具,更被賦予藝術與道德内涵。它常用于贊美書法、文章的優美動人,體現文字如藝術品般的感染力。
現代應用場景
如今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如描述古籍批注、傳統書法創作,或比喻曆史記錄的客觀性。
相關擴展
與“丹筆”關聯的詞彙包括“丹書”(朱筆書寫的罪人名冊)、“丹青”(繪畫)等,均以“丹”為核心,強調紅色在傳統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典故,可參考《初學記》《後漢書》等文獻來源。
丹筆是一種特定的文具,它起源于古代漢字書法的筆法之一,用于寫字、繪畫等藝術創作。
丹筆的拆分部首是⺾(米字旁),它的總筆畫數為8畫。
丹筆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在古代,丹筆一般是使用羽毛制作而成,如鳥羽、鹿角等,在筆尖上蘸取墨汁并用于書寫或繪畫。
在繁體字中,丹筆的寫法為「丹筆」。
在古代,丹筆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的丹字在古代寫作「曇」或「躭」,表示紅色的顔料或象征美好的事物。而筆字在古代寫作「筆」,原本指的是毛筆,現代則廣義上指的是任何一種書寫工具。
1. 他用丹筆揮灑,書寫出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2. 請将您的簽名用丹筆在此處籤字。
丹筆常見的組詞有:丹筆墨、丹筆硯、丹筆紙等。
丹筆的近義詞有:毛筆、硬筆等。
丹筆的反義詞是:鉛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