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vil person;vile creature]∶品質惡劣的人
惡人先告狀
(2) [ugly person]∶相貌丑陋的人
(1).壞人。《易·睽》:“見惡人,無咎。” 漢 揚雄 《法言·修身》:“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慕賢》:“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兒女英雄傳》第三回:“照這樣講起來,豈不是好人也不得好報,惡人也不得好報,天下人都不必苦苦的作好人了?”
(2).形貌丑陋的人。《孟子·離婁下》:“雖有惡人,齊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趙岐 注:“惡人,丑類者也。”《呂氏春秋·遇合》:“ 陳 有惡人焉,曰 敦洽讎糜 ,雄顙廣顔,色如浹赬。”
(3).遇事不肯行方便而執意為難人的人。《水浒傳》第二二回:“ 朱仝 説:‘既然兄弟這般説了,我沒來由做甚麼惡人。’” 王西彥 《一個小人物的憤怒》:“作母親的做了一通惡人之後,照例又輪到作父親的來做一通好人。”
“惡人”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品質惡劣、心腸惡毒的人,與“善人”相對。例如成語“惡人先告狀”即形容作惡者反而搶先誣告他人。
古代文獻中,《孟子》提到“不與惡人言”,《易經》亦用“見惡人”比喻面對負面事物時的處理态度。
道德與行為特征
其他含義
“惡人”的核心是現代語境中道德敗壞者,需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其程度與表現。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顔氏家訓》《法言》等古籍。
惡字的部首是心字旁,表示與心有關。它的總筆畫數為8。
惡人一詞由兩部分組成,惡和人。"惡"字表示邪惡、不好的意思,"人"字則表示人類。惡人這個詞的本義指行為惡劣、不道德的人。
惡人在繁體字中保持不變,仍然寫作「惡人」。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惡字的多種變體,例如「悪」、「噩」等,在不同曆史時期和使用地區可能會有細微變化。
他是一個惡人,常常欺負别人。
這個城市裡也有一些惡人存在,我們要小心。
惡徒、惡棍、惡行、惡劣、惡意。
壞人、惡棍、惡棍、罪犯、惡勢力。
善人、好人、良善、正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