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家中值得世傳的珍寶。 南朝 宋 顔延之 《吊張茂度書》:“足下門教敦至,兼實家寶,一旦喪失,何可為懷?” 唐 白居易 《為段相謝手诏及金刀狀》:“詔賜累加,慚惶交集;寵來天上,感動人間。且金藴其堅,奉之而永貞王度;刀宣其利,操之而遠耀天威。豈唯佩作身榮,實可藏為家寶。” 宋 何薳 《春渚紀聞·蘇浩然斷金碎玉》:“餘與其孫 之南 字 仲容 ,遊其家,所藏不過數笏,而餘於 李漢臣 丈得半笏,持視 仲容 雲:‘真家寶也。’”
(2).指于家中珍藏。 宋 蘇轼 《鐵拄杖詩序》:“ 柳真齡 字 安期 , 閩 人也。家寶一鐵拄杖,如榔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
“家寶”是一個中文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家寶”指家中值得世代相傳的珍寶或珍藏物。最初多指具體的貴重物品,如傳家玉器、典籍等,例如宋代蘇轼提到的鐵拄杖“如榔栗木,牙節宛轉天成”被主人視為家寶()。
在日語中,“家寶(かほう)”同樣指傳家寶,例如家族珍藏的刀劍、字畫等(),可見該詞在東亞文化中的共通性。
“家寶”需與“國寶”區分,前者強調家族性,後者屬于國家層面。此外,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避免混淆字面與比喻義。
《家寶》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指家庭的寶貴財物或傳家寶藏。它強調了這些財物對家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通常包括各種珍品、收藏品、文物、古董等。
《家寶》這個詞的部首是宀(mián),由8個筆畫組成。
《家寶》這個詞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中對家庭財産的重視。它體現了傳統家庭對于珍貴寶物的保護和傳承之意。
《家寶》的繁體字是「家寶」。
古時候,《家寶》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盡管無法确定其确切寫法,但可以依據古代文獻和銘牌等資料,推測出一些字形。例如,「家」字可能會使用舊時「宀」的上方有個橫折「㐅」的形狀,而「寶」字可能會寫成兩個「宀」字疊在一起的形狀。
1. 這些家寶是我們家族的傳統財富,不能隨便丢棄。
2. 她繼承了家族珠寶店的家寶,經營得非常成功。
1. 家産(jiāchǎn):指家庭所有的財産和財富。
2. 家譜(jiāpǔ):家族的世系表,記錄着家族的成員和血統關系。
3. 家族(jiāzú):由同一血統的人組成的家庭群體。
1. 家寶的近義詞有「家財」、「家産」等。
2. 家寶的同義詞有「家藏」、「家屬」等。
與家寶相對的是「廢品」、「無足輕重」等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