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幕的意思、芙蓉幕的詳細解釋
芙蓉幕的解釋
蓮幕。指大吏之幕府。 唐 王建 《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詩:“故人多在芙蓉幕,應笑孜孜道未光。” 唐 趙嘏 《十無詩寄桂府楊中丞》:“一從開署芙蓉幕,曾向風前記得無?” 宋 王禹偁 《酬安秘丞見贈長歌》:“玉皇殿前受恩渥,一時命入芙蓉幕。”亦稱“ 芙蓉府 ”。 唐 劉禹錫 《送陸侍禦歸淮南使府五韻》:“歸路芙蓉府,離堂瑇瑁筵。”參見“ 蓮幕 ”。
詞語分解
- 芙的解釋 芙 ú 〔芙蓉〕a.落葉灌木,花有紅、黃、白各色,别于荷花,亦稱“木芙蓉”;b.荷花的别稱。 〔芙蕖〕荷花的别稱。 〔芙蓉城〕中國四川省成都市的别稱,簡稱“蓉城”或“ 蓉”。 筆畫數:; 部首:艹;
網絡擴展解釋
“芙蓉幕”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古代官場文化相關,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高級官員的幕府,即大臣或重要官員的府署。該詞源自南朝典故,因幕府中多才俊之士,常以「芙蓉」象征人才的高潔雅緻。
二、典故溯源
- 南朝起源:南朝齊衛将軍王儉選拔幕僚時,曾以「泛渌水,依芙蓉」比喻幕府人才如荷花般清雅出衆(見《南史·庾杲之傳》)。
- 蓮幕代稱:因荷花(芙蓉)象征高潔,故将幕府雅稱為「芙蓉幕」,與「蓮幕」同義。
三、文學應用
唐代詩人常用此詞指代顯赫幕府:
- 趙嘏《十無詩》:「一從開署芙蓉幕,曾向風前記得無?」
- 劉禹錫《送陸侍禦歸淮南使府》:「歸路芙蓉府,離堂瑇瑇筵」
四、注意誤區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誤釋為「美麗的女子」,實為混淆了「芙蓉」單獨指代美人的用法。該詞本義聚焦于官署場景,非直接形容容貌。
五、延伸閱讀
可查閱《漢語大詞典》「蓮幕」詞條,或《全唐詩》中王建、趙嘏相關詩作,了解古代幕府文化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芙蓉幕》是一個詞組,意思是指蓮花的花瓣形狀似的屏風。它的拆分部首是花和幕,花是描繪植物的意思,幕是指屏風、帷幕。它的筆畫數分别是7畫和11畫。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在小說中,芙蓉幕經常被用來形容豐富華美、花紋繁複的屏風。後來,這個詞組逐漸流傳開來,成為文人雅士們喜歡使用的詞彙。
在繁體字中,芙蓉幕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芙蓉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對于芙蓉幕這個詞組來說,寫法并沒有太大區别。
例句:
1. 書房裡的芙蓉幕色彩斑斓,裝飾得十分美麗。
2. 唐詩中常常有關于芙蓉幕的描繪,形容詩人的詩思如同芙蓉幕上的花朵一般絢爛多彩。
與芙蓉幕相關的詞彙組詞可以有芙蓉、屏風、帷幕、描繪等。
近義詞可以有蓮花屏、蓮花帷等。
暫時沒有合適的反義詞與芙蓉幕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