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牢俎的意思、牢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牢俎的解釋

古代祭祀時盛犧牲的禮器。《梁書·蕭子雲傳》:“載革牢俎,德通神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牢俎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牢”和“俎”兩個具有特定祭祀文化内涵的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古代祭祀禮儀中盛放祭祀牲體(主要是牛羊豬)的禮器,是祭祀活動中的重要陳設。以下從詞典角度分述其構成與整體含義:

  1. “牢”的本義與引申

    • 本義指關養牲畜的欄圈。《說文解字》:“牢,閑也。養牛馬圈也。”
    • 在祭祀語境中,“牢”特指用作祭品的牲畜,即“犧牲”。根據規格不同分為:
      • 太牢:指用于最高規格祭祀的牛、羊、豬三牲全備。
      • 少牢:指用于次一等規格祭祀的羊和豬(無牛)。
    • 因此,“牢”在“牢俎”一詞中,主要指代作為祭品的牲體。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對“牢”的釋義;《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相關條目。
  2. “俎”的本義與功能

    • 本義指古代祭祀或宴會時盛放牲體(肉食)的禮器。《說文解字》:“俎,禮俎也。從半肉在且上。”其形制多為長方形木制(或有銅制)案闆,下有足支撐。
    • 在祭祀儀式中,“俎”是專門用來承載、切割和呈現祭品(尤其是牲肉)的器具,是“禮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源參考:《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對“俎”的釋義;《中國禮儀制度研究》(楊志剛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中關于禮器使用的論述。
  3. “牢俎”的合成含義

    • 将“牢”(祭祀牲體)置于“俎”(盛放牲體的禮器)之上,“牢俎”即指承載着祭祀牲體的俎案。
    • 它象征着祭祀活動的核心環節——向神靈或祖先獻上祭品。這個詞組合形象地體現了古代祭祀禮儀中,祭品(牢)與其專用承載器具(俎)的密不可分的關系。
    • 引申而言,“牢俎”有時也代指整個祭祀活動或祭祀場合。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對“牢俎”的直接釋義;《儀禮》等古代禮書文獻中關于祭祀陳設的記載(如《儀禮·特性饋食禮》等篇涉及俎的使用)。

“牢俎”一詞,源于古代祭祀文化,“牢”指作為祭品的牲體(牛羊豬),“俎”指盛放牲體的禮器。合成詞“牢俎”專指承載祭祀牲體的俎案,是祭祀禮儀中不可或缺的陳設,體現了祭品與禮器的統一,也常作為祭祀活動的象征。

網絡擴展解釋

“牢俎”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祭祀禮儀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牢俎”指古代祭祀時盛放祭品的禮器,其中:

二、詳細釋義

  1. 字面意義
    組合詞“牢俎”特指祭祀中盛放犧牲(祭品)的器具,如《梁書·蕭子雲傳》記載:“載革牢俎,德通神明”,說明其與宗教儀式的關聯性。

  2. 引申含義
    因祭祀場合莊重肅穆,“牢俎”也比喻嚴肅、正式的儀式或環境。

三、其他關聯信息

四、現代應用

該詞現已罕用,多見于古籍或研究文獻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具體指代(如器具或場合)。

别人正在浏覽...

拜壇拜慰膊膊袹首布序插畫長籲抽青傳叙出敵不意大覺盜汗打破砂鍋璺到底怛惋丁一确二蹲坑惡氣樲棘飛謀薦謗格文葛越宮槐官官郭李寒丹鶴拓鴻術猴子惠益驕戾睫睫警策辭雞舌香軍容使空勞馗廚老哥兒們鷅鹠酃渌律律綿渺視鳥譚钤攝啓右镕造三大節三花馬三一山高不遮太陽勢利眼束貝含犀鼠氣堂檐湍濆望歲萬刼猥弱五鼎食武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