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筆上蠅的意思、筆上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筆上蠅的解釋

《三國志·魏志·梁習傳》:“官至九卿,封列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苛吏傳》:“ 思 ( 王思 )又性急,嘗執筆作書,蠅集筆端,驅去復來,如是再三。 思 恚怒,自起逐蠅不能得,還取筆擲地,蹋壞之。”後以“筆上蠅”喻幹擾寫作的丑惡事物。 宋 梅堯臣 《李端民挽歌》:“每吐胸中鳳,寧容筆上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筆上蠅”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出處如下:

詞義解釋

“筆上蠅”字面指落在筆端的蒼蠅,實際比喻幹擾寫作的丑惡事物或令人煩躁的外界因素。通常用于形容創作過程中遇到的阻礙或分心之事。


典故出處

這一說法源于《三國志·魏志·梁習傳》裴松之注引的《魏略·苛吏傳》:


文學引用

宋代詩人梅堯臣在《李端民挽歌》中曾用此典:“每吐胸中鳳,甯容筆上蠅。”
此處“胸中鳳”喻指才華,而“筆上蠅”則暗指幹擾,形成鮮明對比,強調創作需排除外界幹擾。


“筆上蠅”通過具體的曆史事件,抽象化為對創作阻礙的隱喻,常見于古典文學批評或對寫作心境的描述。其核心在于強調專注與克服幹擾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筆上蠅》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寫字寫得潦草、不清晰。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可以拆分成“筆”、“上”、“蠅”三個部首。其中,“筆”是表示寫字的工具,“上”是表示在物體的上部位置,“蠅”表示蠅蟲。總共有14個筆畫。 《筆上蠅》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王子昭序》:“以筆常自失眠,不察亦連墮是心事人也。”意思是寫字時常常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現錯誤。後來,人們就用“筆上蠅”來形容文字潦草、錯誤或不清晰。 在繁體字中,“筆上蠅”可以寫成“筆上蠅”。這個成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也有一些變化,比如“蠅”字可以寫成“螢”或“”。 例句: 1. 他寫字時總是“筆上蠅”,讀起來很費解。 2. 這篇文章的字迹太“筆上蠅”了,要重新寫一遍。 一些相關的組詞有:“筆墨紙硯”、“墨如顔如”,近義詞有“字迹潦草”,反義詞可以是“字迹工整”。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