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色嚴厲地說話。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 仇香 ﹞既而之田裡,於衆中厲言曰:‘此裡當有孝子 陳元 ,今何在?’” 明 宋濂 《姑蘇林君母墓銘》:“﹝吾母﹞事吾大父母,如子事父,敬吾父猶大賓,撫子與孫也,愛而能節以禮,其禦媪媵也,未嘗厲言暴色。”
“厲言”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厲言”強調說話時的嚴厲态度,既可描述具體行為(如訓斥),也可體現人物性格或場景氛圍。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厲言是一個漢字詞語,讀作“lì yán”。它有兩個字,分别是“厲”和“言”。
“厲”字的部首是“廠”,它是一個獨立的漢字;“言”字的部首是“讠”,也是一個獨立的漢字。他們的筆畫分别是“厲”字的筆畫數為7,而“言”字的筆畫數為7。
“厲言”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最早在古代的文字記載中,厲字代指嚴肅、嚴厲的意思,而言字則表示言語、說話。這樣結合在一起,就代表嚴肅的話語、嚴厲的警告。繁體字中,厲字保持不變,而言字演變為「言」。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不同的變體,所以有一些古代的寫法和現在有所差異。厲言古時的寫法為“厤言”,其中“厤”與現代的“厲”字相同,而“言”在古代會有略微的差别。
1. 他對學生們說厲言以警示他們的錯誤。
2. 領導發表了一番厲言,警告大家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厲害、厲色、厲聲、厲行等。
嚴詞、嚴辭、嚴法等。
溫言、柔語、勸解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