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苞屦的意思、苞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苞屦的解釋

古人居喪所穿的一種草鞋。《禮記·曲禮下》:“苞屨、扱衽、厭冠,不入公門。” 孔穎達 疏:“苞屨,謂藨蒯之草為齊衰喪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苞屦"是古代喪禮中使用的草鞋,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詞義 指居喪期間穿的一種草編鞋,用藨草(一種草本植物)或蒯草編織而成。該詞由「苞」(指未開花的花苞,引申為草莖)和「屦」(古代麻/葛制鞋的統稱)組合而來。

二、禮儀用途

  1. 喪服制度:屬于齊衰(zī cuī)喪服體系中的服飾,齊衰是次于斬衰的第二等喪服,需穿一年。
  2. 穿着場合:根據《禮記·曲禮下》記載,穿着苞屦、扱衽(掖起衣襟)、厭冠(喪冠)者不得進入公門,說明這是正式的喪禮服飾。

三、形制特點 不同于日常草鞋的特殊形制,可能具有以下特征:

注:該詞現已罕用,主要見于古代禮制文獻研究領域。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喪服制度,可參考《儀禮》《禮記》等典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苞屦(bāo jù)是一個古老的漢字詞語,指的是用蘆葦等材料編織而成的鞋子,通常用于行走時保護腳部的封閉物。下面是關于苞屦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苞屦是一個兩部分組成的漢字,由“艹”和“履”組成,其中“艹”表示草木植物的意思,而“履”表示與腳有關的動作或物品。整個字共有12個筆畫。 來源:苞屦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苞草制作鞋子在古代農村非常普遍。苞屦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鞋子,特别適合在濕地或者泥濘地上穿着。 繁體:在繁體字中,苞屦的寫法為「苞履」。繁體字常見于一些地區或特定場合,但在簡體中文已經被廣泛采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關于苞屦的古代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其基本形狀和構造與現代寫法相似,仍然包含有“艹”和“履”兩個部分。 例句:這雙苞屦非常舒適,適用于農田勞作或者戶外活動。 組詞:常見的組詞包括:苞屦帽、苞屦舞、苞屦底等。這些詞語都與苞屦的特征或功能相關。 近義詞:與苞屦相近的詞語有草鞋、草履、蓑鞋等,它們都指代一種以草或類似材料制成的鞋子。 反義詞:苞屦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與現代的鞋類,如皮鞋、布鞋等做比較,其材質、用途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