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漢高祖 與 漢世祖 光武帝 。《文選·班固<典引>》:“然後宣二祖之重光,襲四宗之緝熙。” 蔡邕 注:“ 高祖 、 光武 為二祖。”《文選·張衡<東京賦>》:“瞻仰二祖,厥庸孔肆。” 張銑 注:“二祖, 高祖 光武 也。”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趙·劉宣》:“每讀《漢書》 蕭何 鄧禹 傳,未嘗不反覆詠之曰:‘大丈夫若遭二祖,終不令兩公獨擅美于前矣。’”
(2).指 晉太祖 文帝 司馬昭 與 晉世祖 武帝 司馬炎 。《文選·陸機<答賈長淵>》:“惟公太宰,光翼二祖。” 李善 注引 臧榮緒 《晉書》:“ 晉太祖 為大将軍,以 賈充 為司馬右長史,及 世祖 受禪,轉太宰。”《文選·幹寶<晉紀總論>》:“二祖逼禪代之期,不暇待三分八百之會也。” 張銑 注:“二祖謂 太祖 文皇帝 , 代祖 武皇帝 。”
(3).指 唐高宗 與 玄宗 。《新唐書·李德裕傳》:“ 高宗 時 劉道合 玄宗 時 孫甄生 皆能作黃金,二祖不之服,豈非以宗廟為重乎?”
(4).指曾祖父與祖父。《文選·曹植<王仲宣诔>》:“自君二祖,為光為龍。” 呂向 注:“ 粲 曾祖 襲 ,祖 暢 ,皆為 漢 三公。”
(5).佛家指 中國 禅宗第二代祖師 慧可 。《景德傳燈錄·僧那禅師》:“會二祖説法,與同志十人投祖出家。” 張遵骝 《隋唐五代佛教大事年表·公元五九三年》:“禪宗二祖 慧可 卒。”
“二祖”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漢代開國與中興之祖
指漢高祖劉邦和漢世祖(光武帝)劉秀,常用于強調兩代帝王對漢朝的奠基與複興作用。例如《文選》中多次提及“二祖”指此二人。
晉代奠基者
指晉太祖司馬昭(文帝)與晉世祖司馬炎(武帝)。司馬昭奠定晉朝基業,司馬炎完成統一,如陸機《答賈長淵》中“光翼二祖”即指此二人。
唐代高宗與玄宗
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兩人在位期間分别為唐代的鼎盛期之一(如貞觀遺風、開元盛世),但《新唐書》中也提到他們對煉丹術的謹慎态度。
禅宗第二代祖師
特指中國禅宗第二代祖師慧可,繼承達摩衣缽,屬佛教領域專用稱謂。
家族輩分
指曾祖父與祖父兩代人,如曹植《王仲宣诔》中“二祖”即指王粲的曾祖王襲與祖父王暢。
提示:以上為精簡釋義,若需完整文獻出處或擴展内容,可參考、3、4、6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