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海商的意思、海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海商的解釋

從事海上貿易的人。 唐 王建 《汴路即事》詩:“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商。”《新唐書·孔戣傳》:“舊制,海商死者,官籍其貲,滿三月無妻子詣府,則沒入。” 宋 陸遊 《三江》詩:“年豐坊酒賤,盜息海商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海商”是一個曆史性詞彙,指專門從事海上貿易的商人群體。以下從定義、曆史背景、類型及特點等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礎定義

海商指以海上貿易為職業的商人,其活動範圍涉及跨國或跨地區的商品運輸與交易。例如唐代詩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提到的“津橋稅海商”,反映了當時政府對海商征稅的現象。

二、曆史背景

  1. 古代發展:唐代已出現海商群體,宋代進一步繁榮。據《新唐書》記載,海商若在海外去世且無家屬認領財産,官府會沒收其資産。
  2. 明清時期:海商資本形式多樣化,如明代海南島的海述祖(海瑞之孫)擁有大型商船,通過租賃給其他商人盈利,形成“租賃型”模式。

三、資本類型(按構成分類)

  1. 封建型:依托傳統地主或官僚資本。
  2. 租賃型:商人租賃船隻開展貿易,如海述祖案例。
  3. 獨資型/合資型:個人或多人聯合投資經營。

四、特點與風險

五、文學與文獻記載

宋代陸遊《三江》詩“盜息海商多”,側面反映海商活動與社會治安的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法律條款,可參考曆史文獻《新唐書》《汴路即事》等原始資料,或查閱(漢典)、(MBA智庫)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海商

海商是指從事海上貿易的商人或商戶,主要是指在海洋中進行貨物買賣、航運和金融交易的商業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海商》的拆分部首是「⺢」,共有14個筆畫。

來源

《海商》一詞源自古代,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初,陸賈與子輿及海商會于台下。”意為陸賈和子輿以及海上的商人在台下開會。後來,《晉書·王琰傳》中又有“海商舂雪”之句。

繁體字

海商的繁體字為「海商」,保留了原詞的基本形态,隻是字體上稍微有所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些許不同,海商在《廣韻·上平聲》中以「羅幸切」注音:“海,音胲。商,音雙/雙。”

例句

1. 他是一位成功的海商,經營着多家跨國貿易公司。

2. 這個港口是海商們的主要交易地點。

組詞

海商集團、海商船隻、海商港口、海商貿易

近義詞

海貿商、航海商人、海上貿易商

反義詞

陸商、内陸貿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